陆霆骁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伸手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里。
仓库外的风雪还在呜呜吹,怀里的人却软乎乎的,带着糖糕的甜香,让他觉得这辈子的糙日子,好像突然就有了滋味。
第二天天不亮,林星就被灶房的动静吵醒了。
穿好棉袄跑过去,就见王婶正蹲在灶膛边添柴火,春杏已经洗好了一大盆红薯,刘梅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刮红薯皮。
“婶子,怎么不多睡会儿?”林星走过去,拿起一个红薯帮忙刮。
王婶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这不是想着县供销社的订单嘛,五百斤红薯干可不是小数目,得早点准备,我家那口子已经去叫晒谷场的社员了,今天把仓库旁边的空地扫出来,搭几个晒架,红薯干晒得快。”
正说着,陆霆骁扛着两根粗木杆走进来,军大衣上的雪沫子还没化。
“晒架的木料找来了。”
他把木杆靠在墙边,看向林星。
“大队部的人都通知了,早饭后来仓库开分工会议,咱们把流程定下来。”
早饭是玉米面粥配咸菜,还有王婶蒸的红糖馒头。
陆霆骁把自己碗里的馒头掰了一半给林星。
“多吃点,上午要说话。”
林星咬着馒头,甜汁在嘴里散开,抬头就见他正盯着自己的嘴角。
眼神里带着笑意,昨天沾红薯渣的事,他倒是记牢了。
吃过饭,仓库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周老头背着手站在最前面,眉头还是皱着,但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春杏、刘梅和新招的两个姑娘挤在一堆,小声议论着。
还有几个种红薯多的农户,也凑过来看热闹,想知道自己的红薯怎么收、怎么算钱。
陆霆骁站在案板上,拍了拍手,仓库里立刻安静下来。
“今天叫大家来,是说县供销社订单的事。”他声音洪亮,扫过所有人。
“五百斤红薯干、三百个糖糕,每个月都要交,要完成这个量,靠咱们几个肯定不行,得分工合作,按流程来。”
说完,他侧身让开,林星站到前面,手里拿着一张用炭笔写的纸,上面画着简单的流程表。
“各位叔婶、姐妹,我把生产分成了五组,咱们各司其职,不打乱仗。”
她指着纸上的字,一条一条说:
“第一组是原料组,由王婶负责,主要是收红薯、验红薯,坏的、小的不要,保证原料好,另外还要管面粉、红糖这些东西,进出都要记账,不能少了。”
王婶赶紧点头:“放心,我以前在公社食堂管过菜窖,记账算个数,没问题。”
“第二组是预处理组,春杏当组长,负责刮红薯皮、洗红薯、切红薯条,还有和面、揉糖糕剂子,这组要细心,红薯条切得均匀,糖糕剂子大小一样,后面才好做。”
春杏眼睛一亮,使劲点头:“保证完成任务,谁要是切得歪歪扭扭,我第一个不答应。”
“第三组是蒸煮组,由大队的李大叔负责,李大叔以前在生产队煮过猪食,火候掌握得好,红薯要蒸得透但不烂,糖糕要蒸得软乎不塌,灶房里的柴火、水,都归这组管。”
站在人群后的李大叔赶紧往前凑了凑,黝黑的脸涨得通红。
“支书、星丫头放心,火候我拿得准。”
“第四组是晾晒包装组,刘梅和新招的小花负责,红薯干蒸好后要摊在晒架上,薄厚均匀,还要盯着天气,下雨下雪得赶紧收,糖糕凉透了要装在竹篮里,垫上干净的油纸,不能粘在一起。”
刘梅用力攥了攥衣角,小声说:“我会好好干的,不会再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