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再见小七(1 / 2)

我的日子应该所剩无几了!我要动身去看小七了,她肯定一直都在等我。

我与阿禾道别,告诉她,我要去看小七,她眼里满是担忧。

阿禾把包裹递到我手里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里面裹着刚热好的麦饼、一小罐安神汤药,还有那枚茶花荷包。

“殿下,路上若疼得厉害,就喝口药,麦饼能垫垫肚子。”她声音压得很低,眼眶红得厉害。

我接过包裹,指尖触到布面的温度,心里暖得发涩。

想再说句宽慰的话,喉咙却像被堵住,只能轻轻点头:“阿禾,谢谢你。往后好好过日子,别记挂我。”

说完便转身扶着马缰绳,翻身上马时,胸口的剧痛让我眼前发黑,几乎要从马背上栽下去。

阿禾急忙上前扶了我一把,掌心的力气不大,却稳稳托住了我的胳膊。

“殿下!”她叫住我,从袖中掏出一枚小小的平安符,塞进我手里,“这是我昨夜绣的,您带着,能保平安。”

那平安符上绣着简单的祥云纹,针脚有些歪歪扭扭,想来是赶工绣成的。

我攥紧平安符,勒转马头 ,朝洛阳方向行进。

走了没多远,我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阿禾还站在绣坊门口,素色的布裙在风里轻轻晃动,像株倔强的芦苇。

我咬了咬下唇,催马往前走,不敢再回头——我怕多看一眼,就会舍不得这人间的暖意,就会怕自己走不到小七的绣坊。

马蹄踏在乡间的小路上,速度慢得像龟爬。

每走一段路,我就要下马歇息,靠着树干咳上好一阵子,指尖的血迹越来越多。

包裹里的麦饼没吃几口,汤药却喝了大半,可胸口的灼痛还是越来越烈,像有团火在烧。

一路上走走停停,我也记不清楚走了几日,这次没有走错方向。

马蹄在定鼎门前的青石板路上停下时,我几乎是撑着马颈才勉强坐稳。

抬头望去,两丈多高的城门楼子巍峨立在眼前,青砖垒砌的墙体上爬着些深绿的苔藓,却丝毫不减皇家西京的规整气派。

城门正上方,“定鼎门”三个朱漆楷书大字嵌在石匾上,字体浑厚,虽有些许漆皮剥落,仍透着威严,旁侧悬挂的“西京南门”木牌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木牌边缘已磨得光滑,显是经了多年日晒雨淋。

城门下有两名兵卒持戟值守,甲胄上的铜扣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偶尔抬手核对行人路引,动作间带着几分严谨。

往来的车马不算多,有推着粮车的民夫,有挎着布包的商旅,还有几个穿着儒衫的书生,都循着城门两侧的便道有序出入,马蹄声、车轮声、叫卖声混在一起,倒有几分热闹。

我勒着缰绳缓了缓,胸口的灼痛让我忍不住皱紧眉头,鬓角的冷汗顺着下颌滴落,砸在马镫上。

值守的兵卒似是察觉到我的异样,朝我看了两眼,却没上前盘问——许是我身上虽显憔悴,那匹白马和腰间残存的玉佩纹样,仍透着几分不凡。

风从城门洞穿过,带着些远处洛河的水汽,吹得我衣袍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