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的AI我来养 > 第125章 承礼居前桂沾发,暗夜语罢定同鞘

第125章 承礼居前桂沾发,暗夜语罢定同鞘(1 / 2)

九弟手指在膝头敲了敲,从文书里抽出张纸条:“这是从李二书案夹层里搜出来的,上面记着三个名字,都是国子监的博士。”

他指尖点过其中一个,“尤其这个姓王的,前几日还替李二向祭酒求情,说他‘年少无知’。”

我挑眉:“博士替学生说话,不算稀奇。”

“稀奇的是,”他声音压得更低,“这王博士的侄子,在郑州做税吏,正是李茂的下属。前阵子查李茂贪腐案时,这税吏突然‘暴病身亡’,死得蹊跷。”

烛火晃了晃,映得他眼里寒光乍现:“李茂父子虽被抓,但他们手里肯定攥着同党的把柄——那些人不敢去大牢硬碰,只能从李二在国子监的关系里找突破口,要么是想打听咱们审出了多少,要么是想销毁没被搜走的证据。”

他忽然笑了声,指节敲了敲国子监的名册:“再者,国子监里多的是世家子弟,李茂能勾连北狄,背后未必没有京中势力撑腰。这些人藏在暗处,寻常场合不露面,偏这种论辩会人多眼杂,正好借着‘关心学子’的由头混进来,彼此递个话、探个底,才更不容易被察觉。”

我望着窗外沉下去的暮色,忽然明白过来。

这国子监的论辩会,看似是清流汇聚的场合,实则可能成了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人交换消息的幌子——就像军器监的熔炉,表面烧的是铁,底下藏的,未必不是见不得光的火星。

“你打算怎么钓?”

九弟往椅背上一靠,眼里闪过丝狡黠:“我让人放出消息,说李二招供时提了个国子监的名字,没说全,只记得姓王。”

“想不到九弟如今已经有这般缜密的心思了。”我望着他眼里闪烁的锋芒,忽然想起在延和院他还总追在我身后,拿着弹弓打鸟都能跑偏,如今却能在蛛丝马迹里揪出牵连,连设局都这般滴水不漏。

他被我夸得耳尖微红,却故意板起脸:“七哥这是看不起人?前几日你教我看军器监的图纸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是说,”我笑着拍他肩头,“你这脑子,用来查案倒比困在国子监背书强。”

他立刻梗起脖子:“背书也没耽误我抓李二!”

嘴上逞强,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再说,要不是七哥你先前提醒我留意李二和郑州的联系,我也想不到往税吏那边查。”

烛火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光影,倒比平日多了几分锐气。

我兄弟俩一个扎在军器监炼火器,一个在朝堂暗处查奸佞,倒像是两把互补的刀——一把劈得开坚甲,一把斩得断暗流。

“好,”我收起玩笑的神色,“论辩会那日,你让周猛带亲卫乔装成学子,你尽管去钓你的鱼。军器监这边我盯着,若真有大鱼冒头,咱们前后夹击,正好一锅端。”

他眼里的光更亮了,猛地一拍大腿:“就等七哥这句话!”

“你也要多加小心,保护自身安危!”我叮嘱他。

他笑着拍我手背:“放心,我有分寸。倒是你,三日后军器监试射,火药的事再盯紧些,别出岔子。”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父皇也会悄悄去看,若是成了,往后军器监的话语权,可就不一样了。”

我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街灯,心里忽然敞亮起来。

李二的案子、黑衣人的踪迹、军器监的火器……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竟在不知不觉中缠到了一起。

离水落石出的那天不远了。

马车驶进承礼居时,桂香混着雨后的泥土气扑面而来。

九弟跳下车,替我掀帘时忽然道:“七哥,下月皇祖母寿诞,你备什么礼?”

我们一起朝承礼居走去,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了,没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夜风卷着桂香掠过廊下,九弟的脚步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袖摆。

方才眼里的亮像是被什么掐灭了,连声音都沉了半截:“皇祖母寿诞……自然是要备些合心意的。”

他侧过脸,廊灯的光落在他下颌线,绷得紧紧的。“礼部尚书的女儿……温婉茹,”

他忽然念出这个名字,尾音带着点说不清的涩,“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子又柔,倒是和七哥你……”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闭了嘴,转身往石阶上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