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的AI我来养 > 第118章 军器监三事定策

第118章 军器监三事定策(1 / 2)

次日,天刚亮透,军器监的中枢堂已聚满了人。

郑州来的老工匠们带着风尘,却个个眼神发亮,手里还攥着磨得发亮的工具;军器监的总工匠与各坊头目围站在案前,案上摊着昨日我留下的图纸,边角已被晨光描上一层金边。

我推门而入时,喧闹声立刻静了下来。

“不必多礼,”我抬手示意众人落座,目光扫过满堂人,“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定三件事,三管齐下,同步推进。”

说着,我从案上拿起第一卷图纸,正是作坊改造与火器清单:“其一,由军器监的工匠为主,郑州的老师傅们从旁协助,先按图纸改造作坊、赶制新工具。火药作的分间隔离、打铁坊的双缸风箱,三日内必须动工,半月内务必齐备——总工匠,此事由你牵头,每日报一次进度。”

总工匠连忙起身应道:“臣遵令!”他身旁的火药作头目已在翻看改造图纸,指尖在“三间隔离”处反复点着,似在盘算用料。

我放下第一卷图纸,拿起第二卷,上面是热气球、滑翔翼与改良手弩的图样:“其二,郑州的老师傅们最熟悉这些物件的脾性,便由你们主导,军器监的工匠配合,重造热气球的绸布气囊、滑翔翼的竹骨框架,改良手弩的扳机与箭槽也要再精细些。燃烧弹的陶罐封口之法,李师傅你经验最足,得多费心。”

郑州来的李师傅是个精瘦的老者,当年在郑州就是他带人缝制的热气球气囊,此刻闻言直起身:“殿下放心,绸布选桑蚕丝混麻的,韧劲足,定比上次的更耐用。”他身旁的年轻工匠已摸出竹尺,在滑翔翼图纸上量着尺寸。

最后,我看向周猛——他昨日特意请命,想参与新武器训练。

“其三,”我目光落在他身上,“周猛,你从亲卫中挑二十个机灵、手脚稳的,再从禁军里选三十名熟悉弓弩的老兵,组成一支小队,专门学用这些新家伙。手铳的点火时机、虎蹲炮的角度调整、火箭的发射瞄准,都得练熟。等火器做出来,你们便是第一支会用的队伍。”

周猛“嚯”地站起来,甲叶碰撞声格外响亮:“殿下放心!保证把他们练得比用弓还顺手!”

我将三卷图纸分发给众人,晨光透过窗棂落在纸上,将那些线条照得愈发清晰。

“三件事,各有侧重却需互相照应,”我沉声道,“作坊改不好,火器便做不成;火器做不精,练得再熟也没用。诸位各司其职,遇着难处随时来找我,切不可拖沓。”

满堂人齐声应道:“遵令!”声音撞在墙上,又反弹回来,带着股攒动的锐气。

李师傅捧着热气球图纸,忽然凑近军器监的织锦作头目:“这气囊的绸布得用桐油浸三遍,晾的时候得阴干,不能晒……”两人凑在一起低声讨论,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另一边,总工匠已在吩咐人去库房领梧桐木,准备先做双缸风箱的框架。

我看着这忙碌又有序的景象,忽然觉得,半月后的试射不再是悬着的事——这满堂人的手,正一点点把图纸上的线条,捏成实实在在的模样。

军器监众人各司其职,进展很顺利。

“殿下,有个自称小墩子的小子来找您。”监丞手里拿着玉佩和竹蜻蜓连发器。

“你快去把他带进来。”我一边吩咐一边接过竹蜻蜓连发枪。

我拿起蜻蜓连发器,扣动扳机,想不到这小子还改良了,准头更精准,射程更远。

我果然没有看错,这小子的制作机关天赋异禀。

算算日子,还不到一月,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监丞领着个半大孩子进来时,那孩子还在东张西望,手里攥着个布包,看见我手里的竹蜻蜓连发器,眼睛一下子亮了,直嚷嚷:“哥哥,您看我改的!”

监丞忙轻咳一声:“小墩子,还不见过七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