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打击: 一架“影龙”被锁定,它并未按照预设程序规避,而是将威胁信息瞬间共享。附近三架“工蜂”立刻计算出最优解:两架主动迎向来袭导弹实施拦截,另一架则对锁定源进行反辐射攻击。而“影龙”本身则继续原定突击路线,毫不停滞。
饱和攻击的极致: 当蓝方指挥舰暴露弱点时,所有红方单位,无论距离远近,几乎同时调整姿态,发射的导弹和能量光束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抵达,形成了完美叠加、无法完全拦截的饱和攻击波次。
整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指令下达,只有节点间海量的数据交换和基于算法的瞬时决策。红方机群如同一个拥有集体意识的有机体,动作行云流水,攻击如水银泻地。
四、进化的代价与潜力
推演结果:红方以损失21架“工蜂”、轻伤2架“影龙”的代价,成功“瘫痪”蓝方指挥舰,任务完成。
大厅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低声的欢呼。数据远超预期。
但陆云深博士的脸上,兴奋中带着一丝凝重。他转向身边的军方代表:“将军,您看到了。‘共生’算法将集群作战的效率提升了300%以上。但是,这种高度自主的‘涌现’行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是的,”将军目光锐利,“它的效率令人惊叹,但它的不可预测性也增加了。我们如何确保它的‘决策’永远符合我们的战术意图和……伦理底线?如果它‘涌现’出我们无法理解的、过于激进的战术,比如为达目的不计代价的自我牺牲,甚至……攻击我们未授权的目标,怎么办?”
这正是进化的双刃剑。更强的智能,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控制和更大的风险。
五、受控的利刃
“我们设置了多层级的‘伦理防火墙’和最终否决权。”陆博士调出控制界面,“任何涉及攻击人类、友军或民用目标的决策,必须经过人类指挥官或‘玄鸟号’舰长的人工确认。同时,AI的每一次‘涌现’决策都会被记录和分析,我们会不断优化算法,确保其行为在可控范围内。”
“另外,”他补充道,“这种高度协同对数据链的依赖也达到了极致,一旦通讯被强力干扰,集群效能会大幅下降。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重点。”
六、未来的锋矢
尽管存在挑战,但“蜂群进化”的成功,无疑为中国空天战术库增添了一柄无比锋利的尖刀。当“玄鸟号”释放出这支经过“共生”算法加持的、具备高度自主协同能力的“影龙-蜂群”组合时,其在战场上的突击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不再是一群被遥控的飞机,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智能作战生命体。它即将在真实的星海中,检验其进化后的獠牙,究竟有多么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