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程师孙正宏站在观测平台上,满意地注视着即将完工的巨舰。他对前来视察的空天军装备部部长汇报:
“部长,改装工作已基本完成。新的‘赤龙号’,其区域防空反导能力提升了三倍以上。它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拳头,而是撑起整个舰队安全天空的脊梁。‘玄鸟’可以放心前出突击,‘赤龙’将为它,也为我们的家园,挡住来自任何方向的明枪暗箭。”
部长点头赞许:“很好。未来的空天战场,是体系的对抗。‘玄鸟’是锋利的矛,‘赤龙’就是最坚固的盾。矛与盾相辅相成,才能克敌制胜。”
四、重装上阵
改装完成的“赤龙号”缓缓驶出“瑶池”船坞,其深红色的舰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增的雷达阵列和武器模块使其更显威严厚重。经过短暂的海试验证新系统性能后,它没有前往前沿,而是奉命驻守地球同步轨道战略值班点。
这个位置,犹如国门前的哨所,俯瞰全球,扼守要冲。在这里,“赤龙号”将与地面反导系统、其他轨道防御平台以及“金乌”体系深度联动,构成一道覆盖中国本土及重要太空资产的立体化、多层次战略防御屏障。它的存在,旨在应对最严峻的弹道导弹威胁和轨道轰炸,确保国家核心地带的安全。
五、双星闪耀
随着“赤龙号”升级完毕并进入战备值班,中国空天力量的核心架构已然清晰:
“玄鸟号”(驻文昌):进攻之矛,隐身突击,战术侦察,体系破袭。
“赤龙号”(驻同步轨道):防御之盾,区域防空,战略反导,舰队核心。
一矛一盾,一前一后,一攻一守。两者通过高速数据链和“伏羲”AI深度协同,形成了互补性强、韧性极高的空天作战体系。
“赤龙”的升级完成,标志着中国空天军从拥有强大平台,迈入了构建攻防一体、协同作战的成熟体系的新阶段。这面在同步轨道展开的巨盾,不仅守护着地球上的万家灯火,也为前出的“玄鸟”和未来的深空舰队,提供了最可靠的后方保障。
星海之中,老兵新传,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