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鸟号”的建造与子系统测试一路高歌猛进,从量子通信到能量护盾,再到新型材料,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而,在攀登科技巅峰的道路上,并非所有领域都如此顺遂。对于最前沿、最基础也最危险的领域——引力操控技术的探索,中国科学家们第一次尝到了触及未知深渊所带来的苦涩后果。
一、普罗米修斯之火
“玄鸟号”的设计中,包含了一项高度机密的实验性子系统——“息壤”重力场操控装置。其理论目标极为诱人:并非实现科幻中的“人工重力”,而是通过局部时空曲率的微调,实现主动式的轨道维持与机动规避。例如,无需推进剂,通过改变舰船周围的重力梯度来抵消轨道衰减,或在遭遇攻击时,制造局部的引力透镜效应偏转来袭的能量武器,甚至实现超越常规推进器极限的瞬时加速度。
这无疑是窃取“神之力”的尝试,是点燃“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在内部争议极大,但其战略潜力让最终决策者批准了原理样机的搭载和有限测试。
二、临界点失控
测试选择在远离主要航道的拉格朗日点L2附近进行。一艘搭载了“息壤”原型机的无人综合测试平台“探索者号”,在几艘监测船的环绕下,准备进行低功率运行测试。
初始阶段一切正常。装置成功产生了微弱的、可预测的局部引力异常,与理论模型高度吻合。科研团队备受鼓舞,在得到批准后,按计划将输出功率逐步提升,以探索其性能边界。
当功率达到预定峰值的65% 时,异变陡生!
监测屏幕上的引力场分布图突然变得极度混乱,不再是平滑的梯度变化,而是出现了剧烈的、无法预测的时空涟漪。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但激起的却不是规则的波纹,而是狂暴的、多维度的扭曲和震荡!
“探索者号”自身的结构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尽管有惯性阻尼器,依旧被无形的力量剧烈撕扯。
更可怕的是,这股失控的引力涟漪,以光速向外扩散!
三、无辜的波及
距离测试区域约一万公里处,正是“联盟”号国际空间科学实验室。这是一个由多国共同运营的、用于深空天文观测和微重力实验的大型平台。
当失控的引力涟漪扫过“联盟”号时,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经历了噩梦般的几十秒。所有物体失重状态被打破,被一股混乱的、方向不明的“力量”抛向舱壁,仪器读数疯狂跳动,空间站姿态完全失控,轨道参数发生剧烈偏移!虽然站载计算机和推进器全力工作,避免了最可怕的碰撞解体,但空间站仍被推离了原有轨道数公里,部分外置精密观测设备因承受不住异常的应力而损坏,多名宇航员在碰撞中受轻伤。
四、外交风暴与内部审查
消息无法隐瞒,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中方鲁莽实验威胁太空安全!”
“危险的重力武器测试?中国必须给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