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群的疯狂互噬暂时落下了帷幕,留下了一片充满致命碎片的空域。但这并非终结,而是更猛烈风暴的前奏。在电子迷雾的掩护下,双方的主力战舰——那些装备着大型定向能武器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的巨舰——并未能获得足够清晰稳定的目标锁定。
然而,有一种武器,在这种模糊的、中近距离的对抗中,展现出了其简单而暴力的美学——电磁轨道炮。
它们不依赖复杂的制导,不惧怕电子干扰(弹丸本身无制导)。它们依靠的,是最纯粹的物理学:加速、再加速,将一枚枚沉重的实体弹丸加速到惊人的速度,依靠其携带的巨大动能,摧毁路径上的一切。
命令下达:
“目标区域,敌舰队大致方位!电磁轨道炮,饱和齐射!”
“Fire for effect! Railguns, full barrage! target eney foration area!”
几乎相同的命令,在中美双方的舰队中响起。
开火!
中国的怒吼:
“五岳”级重型驱逐舰侧舷那修长而巨大的电磁轨道炮管猛地向后坐(尽管在太空中后坐力通过推进器抵消,但视觉效果依然震撼)。炮口迸发出耀眼的电光弧和膨胀的电离气体云。
数吨重的特种钨合金弹丸,被强大的电磁力加速,以每秒超过八公里的恐怖速度,脱离炮口, silent 地射向远方。每一艘“五岳”级都拥有至少两门这样的主炮,一次齐射,便是数十枚这样的致命抛射体。
美国的咆哮:
美军的“提康德罗加-星”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星”级驱逐舰上,同样规格的k-45 od 10电磁轨道炮系统也发出了怒吼。他们的弹丸或许材质略有不同,但原理和目的完全一致——将最大的动能,以最高的效率,投送到敌舰的舰体上。
同样的电光闪烁,同样的 silent 死亡喷射。
动能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