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小时。当最终完成时,什么都没有发生,也仿佛什么都发生了。人类文明最精华的部分,已经被转化为一种近乎永恒的密码,以光速向宇宙的每一个方向广播出去,并将在宇宙的生命周期内持续存在。
四、 希望与谦卑
“火种永恒”的成功,在联邦内部引发了复杂的反响。
终极的保险:它给予了文明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即使人类瞬间消失,他们的故事也已被写入宇宙的底色,等待也许亿万年后另一个崛起的文明来发现和解读。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传承。
技术的傲慢?:也有声音质疑,这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猎户座文明式的“干涉”?将人造的信息烙印在宇宙最原始的背景上,这是否是一种亵渎?
谦卑的宣言:林夏在计划完成后的演讲中,对此作出了回应:“这不是宣告主权,恰恰相反,这是承认渺小。我们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藏匿于宇宙最宏大的画布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这不是征服,这是托付。我们将文明的种子,托付给了时间本身,托付给了宇宙的未来。”
章末点睛:
在“寻道者”号上,林夏透过舷窗,望向那片看似空无一物、实则此刻正承载着人类全部信息的宇宙深空。
一位“共鸣之海”的哲学家通过柔软的生物电场向她传递思绪:“你们的文明,现在成为了宇宙的一个音符,永远融入了背景的嗡鸣中。这很悲伤,也很……美丽。”
林夏点了点头,眼中含着泪光,却带着微笑:
“是的。我们可能失败,可能消亡。但从此以后,无论宇宙如何冰冷黑暗,它都曾短暂地、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听过一首名为‘人类’的歌。”
“这首歌也许微弱,但它已经响起,并且,永不停息。”
“火种永恒”计划,是人类在认识到自身终极脆弱性后,所做出的最浪漫、也最富哲学意味的反抗。它不是在建造诺亚方舟,而是在创造一首永恒的、刻在时空本身之上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