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从剑风世界开始修仙 > 第283章 太平渡人(1)

第283章 太平渡人(1)(2 / 2)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名太平道士的耳中。

散布在城中各处高地的道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方才斗法时的肃杀之气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风霜满面的麻木与悲悯。

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动作麻利而沉稳。

有的道士从行囊中取出大量的净水符和草药,在临时清理出的空地上燃起篝火,熬煮着能驱散瘴气、安抚心神的汤药。

有的则手持引魂幡,踏入那些还未退尽的污水中,对着漂浮的尸身低声祝祷,将一张张往生符贴在死者额头,引导着那些茫然的残魂走向安宁。

那个被救下的母亲紧紧抱着怀里的婴儿,跪在泥地里,想对着玄黓的背影磕头,却被一名路过的年轻道士扶了起来。

“活下去,比磕头更有用。”道士说着,将一块干硬的麦饼和一小袋盐塞进了她的手里,随后便头也不回地走向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一名中年道士解下腰间的粗布褡裢,动作沉稳,仿佛在自家道观的院中打扫落叶,而不是站在一片尸骸与淤泥之上。他走到一群瑟缩在墙角、眼神空洞的幸存者面前,没有多余的安抚,只是将一叠叠裁剪整齐的黄布放在一块还算干净的石头上。

“此为‘净秽符’,”他的声音沙哑,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贴身放好,能挡湿毒,也能让你们睡个安稳觉。”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戒备。

道士没再多说,只是拿起一张黄布,亲手塞进老人冰冷的手中。那粗糙的符布入手,竟透出一股奇异的暖意,顺着掌心缓缓流遍四肢百骸,驱散了那浸入骨髓的湿冷与恐惧。老人猛地一颤,死死攥住符布,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干裂的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有了第一个,剩下的人纷纷涌了上来。

“还有这个,”道士又从褡裢里摸出另一种符纸,纸页更薄,上面的朱砂符文也更简单,“‘生米符’。找个没破的碗罐,把符放进去,心里想着‘吃饭’就行。”

这话一出,人群里起了些骚动,怀疑和麻木盖过了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

“画张纸就能变出米来?哄鬼呢?”一个汉子低声嘟囔。

那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却不管这些,她疯了似的扑过来,从道士手里抢过一张符纸,胡乱地塞进怀里一个豁了口的破瓦罐。她闭上眼,嘴里颠三倒四地念叨着:“吃饭……孩子要吃饭……求求你,让我孩子吃饭……”

罐子里空空如也。

汉子的嘴角撇了撇,刚要开口嘲讽,一股淡淡的米香却悠悠飘了出来。

妇人难以置信地睁开眼,只见那破瓦罐的底部,竟真的铺上了一层饱满温热,还冒着热气的粟米!不多,将将一小捧,却足以救命!

“哇……”一直有气无力啼哭的婴儿闻到香气,哭声戛然而止,小脑袋使劲往瓦罐里拱。

妇人再也忍不住,抱着孩子和瓦罐,跪在泥水里嚎啕大哭。

这一幕,比刚才任何神威都更具冲击力。幸存者们疯了一样围住道士,一双双枯槁的手伸向那救命的符纸。

远处,张牛靠在一堵断墙上,看得直撇嘴。

“师兄,你说这费劲干嘛?”他捅了捅身边一个正在擦拭法剑的道士,“让老摩用他那破鼎随便变点吃的,不比这快?”

那师兄头也不抬,淡淡道:“大祭师说过,黄天予人食,更要予人信。一碗由自己求来的米,比一万石从天而降的粮,更能让他们的腰杆重新挺起来。”

张牛听得似懂非懂,挠了挠头。

发完了符纸,中年道士后退两步,声音提高了几分,盖过了周遭的哭声与嘈杂。

“诸位!乌城妖邪虽除,但此地已成废土,恐帝的爪牙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既有希望又充满迷茫的脸。

“我太平道,已在东方建起‘太平城’。城中,黄天庇佑,无有饥馑,不闻战乱。愿随我等东去者,那里便是尔等的新家!若愿留在此地,亦可。这生米符,能保三日无忧。如何抉择,全凭自愿。”

说罢,他将一面写着“甲子”的符旗重重插在身前的泥地里,便静立一旁,不再言语,等待着人们的选择。

人群死寂。去一个闻所未闻的太平城,还是留在这片满是恐怖回忆的故土?

许久的沉默后,那个抱着婴儿的妇人,第一个站了起来。她将孩子紧紧裹在怀里,用袖子擦干脸上的泪水和鼻涕,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到了“甲子”符旗之下。

她没有看道士,而是转过身,望向那座已成炼狱的城市,望向那浑浊的水泽深处,用一种近乎撕裂的沙哑声音,问出了所有幸存者心里的话。

“道长,去了太平城……我们,还能回来报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