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不会夸人就别硬夸了。”李华被他逗笑,摆了摆手,“你去给朕找些干净的铜板和碎银来,分门别类包进饺子里,谁吃到了,也算是个新年好彩头。”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办!”段炜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了出去,心里还在嘀咕,圣上莫不是暗中练过?这手艺可比宫里的厨娘还地道。
李华继续低头包着饺子,指尖触到微凉的面团,恍惚间竟想起前世除夕夜,母亲总爱在饺子里包进硬币,说吃到的人来年顺遂安康。那时他总抢着吃,常常把腮帮子塞得鼓鼓的,母亲就在一旁笑着拍他的背。
正怔忡间,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赵谨领着元阿宝和其他女眷走了进来,众人齐齐躬身行礼:“臣妾参见圣上,愿圣上龙体康泰,福寿绵长。”
当她们抬头时,眼前的景象让她们瞠目结舌,天下最尊贵的少年此刻正在她们面前毫无架子的做着寻常人家才会做的事——包饺子!”
“都起来吧,不用多礼。”李华抬抬手,指了指案上的馅料,“今日不比往日,不用拘着规矩,都过来坐下,一同包些饺子。”并故意说道:“不出力,可没饺子吃!”
“是!”
她们闻言皆是一愣,虽诧异于少年帝王竟有这般兴致,但也不敢违逆,纷纷上前围在案边,而元阿宝和郑观音则被特许破例坐着包。
元阿宝笨拙的拿起擀面杖试着擀了张面皮,却擀得厚薄不均,脸颊微微泛红。
李华看在眼里,也不打趣,只是放慢动作,一边演示一边说道:“擀皮要匀着用力,手腕转,擀面杖也跟着转,这样面皮才不会一边厚一边薄。”说着,他特意擀了一张递给元阿宝,“你试试,慢慢来。”
元阿宝接过面皮,依着他说的法子试了试,果然好了许多,连忙屈膝道谢:“谢圣上指点。”
众人渐渐褪去了初见圣驾的拘谨,围在案边各展身手。詹涂焉、芍药、牡丹和如意几人,耳濡目染,指尖翻飞间,一个个元宝似的饺子便整齐码在盘中,花边精致,饱满不漏,瞧着就赏心悦目。
郑春娘、李玉兰与郑观音更是个中好手,揉面、擀皮、包馅一气呵成,速度又快又好,尤其是郑春娘,包出的饺子个个肚圆腰挺,还特意在边缘捏出层层叠叠的柳叶纹,看得段炜都忍不住赞了声“好手艺”。
反观任澜仪、宋妙音和贾氏姐妹,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了。任澜仪性子急,捏饺子时力道没把控好,刚把馅料填进去,封口就“噗”地裂开,馅料顺着指缝溢了出来,她懊恼地轻呼:“又漏了!”
宋妙音在一旁看得着急,想帮忙却自顾不暇,她包的饺子软塌塌的,像没骨头似的瘫在盘中,见李华看过来,脸颊瞬间涨得通红,手足无措地问道:“圣上,我、我总也捏不紧实,这可如何是好?”
李华放下手中的擀面杖,走到她身边,拿起一张面皮演示道:“慢点,别用力捏封口,先把边缘对齐,用指尖轻轻向上推,再顺着弧度慢慢捏合,力道匀着些就好。”说着,他指尖一动,一个规整的饺子便递到宋妙音面前,“你试试,不用急,多练两个就熟了。”
贾文琇一直默默跟着学,可包出来的饺子不是皮破了就是馅少了,贾文璎更是直接把饺子捏成了“四不像”,见状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又怕失仪,连忙低下头掩饰。
李华闻言朗声笑了:“无妨,过年图的就是个热闹,饺子包得好不好看不重要,心意到了便好。”他拿起贾迎春包的“四不像”,打趣道,“你这饺子虽模样别致,却是独一份的心意,说不定吃到它的人,来年能有别样的好运呢。”
一番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任澜仪也放宽了心,跟着李玉兰请教技巧,宋妙音学着李华教的法子,果然包出了第一个成型的饺子,脸上满是欣喜。
不多时,段炜捧着一个锦盒回来,里面铺着棉纸,放着十几枚擦拭得锃亮的铜板,还有几锭小巧的碎银。“圣上,铜板和碎银都备妥了,已经仔细擦洗过,干净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