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贼喊捉贼(2 / 2)

“行,让他进来吧。”李华放下手中的朱笔,指尖在奏折上轻轻摩挲,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算计,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疲惫。

“我用不用回避一下?”王立新见赵谨退下,立刻起身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她深知萧时中老谋深算,稍有不慎便会露了破绽。

“怕什么。”李华抬眼看向她,语气笃定,“你是朕的伴读,也跟着萧师傅学过经史,留在这儿名正言顺。而且这个时候,你在,反而能让他更信几分。”

王立新闻言,便乖乖坐回了一旁的椅子上,端起茶杯假装喝茶,实则暗中留意着李华的神色。

不多时,萧时中便身着绯色官袍走入暖阁,刚一进门,就见李华捧着一份奏折,眼眶泛红,眼角还挤出了几点泪珠,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萧师傅!”

王立新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满是惊愕——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李华竟又入了戏,那副担忧焦虑的模样,仿佛元阿宝真的病入膏肓一般。她在心里不由得赞叹:“这真是个演戏的好苗子,不去勾栏瓦舍唱大戏,反而当皇帝,真是可惜了!”

王立新适时起身,给萧时中行了个礼,恭敬道:“萧首辅。”说着便主动将身边的座位让了出来,自己则退到了李华身后,扮演起“贴身伴读”的角色。

萧时中也没想到王立新会在,但转念一想,圣上刚经历“遇刺”,此刻定然只敢亲近信任之人,倒也合理。帝心护妃

萧时中躬身行礼,玄色官袍的下摆轻扫过金砖地面,声音沉稳:“老臣参见圣上。”他抬眼时,见李华眼眶泛红,眉宇间带着几分泪痕,不由得面露疑惑,“不知圣上因何哭泣?”

李华闻言,立刻敛起方才的沉郁,转而换上一副悲戚模样。他先用广袖胡乱擦了擦眼角,似是想掩饰泪痕,可声音里的哽咽却藏不住:“朕并非为自己哭,是心疼世子妃啊!”他指尖攥紧衣料,语气愈发激动,“昨夜刺客闯入时,是她毫不犹豫挡在朕身前,一脚将刺客踢开,护朕周全。可她自己却受了惊,一整晚都没敢合眼。方才她身边的金嬷嬷过来回话,说她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朕,竟连朕去探望都不许。”

说到此处,李华再也忍不住,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砸在明黄的龙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世子妃命苦,少时不受待见,被丢在乡下养着,吃尽了白眼和苦头。好不容易熬到成年,嫁入蜀王府伴朕左右,可就因为元穆那逆贼,连皇后之位都无缘,甚至还有人上书,要让朕将她打入冷宫。如今她舍命救驾,朕……朕实在是不忍啊!”

萧时中听着,眉头渐渐蹙起,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他自然明白圣上的心思。可此事确实棘手:元穆谋反已是铁证,世子妃作为其女,本就该连坐,如今圣上却想护着她,难免会遭宗室和朝臣非议。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折中:“圣上言重了。世子妃殿下如今怀着龙嗣,乃是大康的皇嗣,怎么能轻易提及冷宫之事?依老臣之见,不如先搁置此事,等世子妃将孩子平安生下来,再从长计议。”

李华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被担忧覆盖,他往前凑了半步,泪眼婆娑地追问:“真的可以吗?那些上书弹劾的大臣,还有宗室亲王们,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朕怕他们借着元穆的事,再揪着世子妃不放。”

“圣上放心,不会的。”萧时中躬身回话,语气笃定,“世子妃自从嫁给圣上后,一向谨言慎行,不仅无半分错处,反而为圣上开枝散叶,延续皇脉。如今又有舍身救驾之功,于情于理,都该从轻处置。老臣明日早朝便会出面,向众臣解释此事,定能压下那些非议。”

李华听了,长长松了口气,伸手抹掉脸上的泪痕,语气里满是感激:“有萧师傅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世子妃若是知道,定然也会感念您的恩情。”

待萧时中离开,一直在旁边看戏的王立新走了出来,忍不住打趣:“你这哭戏,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李华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方才的悲戚早已不见踪影:“不演得真些,怎么能让萧时中出面背书啊!放心,朕也不会亏待他。等明年他荣休,朕多赏他些荣誉头衔,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全给他加上,再赐他一座京郊的宅院,让他风风光光地安享晚年。”

王立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啊?他明年就要退休了?也是,他今年都快七十了,头发都白了大半,确实该歇着了。”她话锋一转,又好奇地追问,“那他走了之后,你想好谁来接替他当首辅了吗?这位置可是重中之重,可不能随便找人。”

李华指尖顿住,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有几个人选,不过现在还不是定的时候,得再看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他抬眼看向王立新,语气缓和下来,“好了,你先回去歇着吧,给你的世袭百户诏书,明天一早就会送到你府上。”

“收到!”王立新立刻挺直身子,给李华敬了个不伦不类的礼,惹得李华忍不住笑出声。

待王立新离开,李华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飘落的雪花,眼神渐渐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