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贾国华(1 / 2)

一众官员此刻都被那声枪响吓破了胆,都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正当李华以为没人时,又一个官员跳了出来,“圣上,臣反对!您用这样的手段胁迫百官,怎么能服众。而且未经审判,说杀便杀,您又视《大康律》为何物啊!”

“呦!还有不怕死的!你叫什么名字?”李华不耐烦的问道。

“微臣翰林院修撰吴讷。”那官员声音不算洪亮,却带着一股执拗的清亮,虽也因方才的枪响脸色发白,脊背却挺得笔直。

李华挑了挑眉,这翰林院修撰不过从六品,在朝堂上连说话的份都少见,竟敢在这时候跳出来。他冲赵谨使了个眼色:“去,查查这位吴大人。”

赵谨领命,快步走到那三大箱卷宗前翻找起来。一箱箱,一摞摞,从京察考语到日常言行记录,翻得纸张簌簌作响。百官的目光都落在他手上,连吴讷自己也攥紧了袖摆,指尖微微发颤——他虽自问清白,却也怕暗处有什么莫须有的构陷。

片刻后,赵谨满头大汗地回来,躬身道:“回圣上,查遍了,吴修撰……暂无记录在案的失德违纪之事。”

“没有?”这话一出,朝堂上竟有了片刻的死寂。连李华都有些意外,他打量着吴讷,见他青布官袍洗得有些发白,靴底还沾着些泥点,瞧着倒真像个寒门出身、埋头书案的清流。

“哦?倒是个干净人。”李华语气稍缓,却仍带着审视。

吴讷深吸一口气,叩首道:“圣上,方才方大人纵然有罪,也该交由刑部按律审讯,而非当庭格杀。您以雷霆手段震慑朝堂,固然能让众人畏惧,却难让人心服。设东厂监视天下,更是开了窥伺臣工之先例,长此以往,人人自危,朝堂岂有活力可言?”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恳切:“臣自知人微言轻,也无家世可倚仗,只是读圣贤书,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以权压臣,以威胁忠,那忠字,便成了怕字啊!”

李华沉默了片刻,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金砖上的轻响。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还没等李华发应过来,与吴讷同属翰林院的,便一块站出来反对。

李华揉着太阳穴,本想着退朝,就在这个这时候,一道声音传出,似如晨曦佛钟,惊醒众人。

“圣上此举,臣,附议!”

话音落时,百官循声望去,只见那人正值壮年,一身绯红官袍在肃杀的殿内格外醒目。往日里这位都御史总以温和持重闻名,此刻却目光灼灼,直视丹陛之上的少年天子。

“贾大人?”有人低呼出声,满是诧异。翰林院那几位刚挺直的腰杆,竟不自觉地弯了弯。

贾国华无视周遭目光,躬身朗声道:“圣上,方才吴修撰所言‘君使臣以礼’,固然有理。可臣请问诸位——当律法成了蛀虫的保护伞,当朝堂被贪墨之辈盘根错节,当百姓在苛政下哭告无门时,这‘礼’,该施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