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68章 抹茶脆片获认可,东南亚市场遇门槛

第368章 抹茶脆片获认可,东南亚市场遇门槛(1 / 2)

老王刚走,玲玲就拿着一份快递走进办公室:“老板,日本经销商寄来的反馈函,还有他们收集的消费者试吃评价,你看看。”

阿澈拆开快递,里面是一份打印好的评价汇总,还有经销商的手写留言。他快速翻了翻,大部分评价都在夸抹茶脆片味道正宗,不甜腻,适合搭配茶和咖啡,还有消费者说希望尽快上架。经销商在留言里说,试吃的五千包样品很快就发完了,很多零售商都在催货,想订一批抹茶脆片。

“这反应比预想的还好。”阿澈把评价递给玲玲,“让生产部立刻启动抹茶脆片的正装生产,先产八万包,优先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另外,跟日本经销商说,要是订单量增加,提前半个月跟我们说,我们好调整产能。”

“好,我这就跟生产部和日本经销商沟通。”玲玲说,“对了,澳大利亚的试订单已经生产完了,明天就能发货。当地经销商还说,等试订单卖完,想跟我们签长期合作协议,每月至少采购两万包。”

“没问题,让他们放心,我们能保证供货。”阿澈说,“另外,东南亚市场的调研怎么样了?之前说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对健康零食的需求也在涨。”

“东南亚的调研刚做完。”玲玲拿出一份报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消费者,对无糖无添加的食品接受度不错,但他们有个要求,进口食品必须通过清真认证,不然进不了当地的超市和便利店。另外,当地的经销商说,他们的市场更看重性价比,价格不能太高,不然不好推。”

“清真认证?”阿澈皱了皱眉,“这个认证要多久才能办下来?流程复杂吗?”

“我问过律师,清真认证需要提交生产流程、原料成分等材料,还要接受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整个流程大概要两个月。”玲玲说,“费用大概一万多块,不算贵,但就是耗时间。另外,要是想控制价格,咱们可能得调整一下包装规格,做小包装的产品,降低单价。”

“认证必须办,两个月就两个月,先提交材料启动流程。”阿澈说,“小包装可以做,就做十克装的,定价在十块钱以内,适合当地市场。让研发部和包装车间对接,设计小包装的样式,尽快打样。”

“好,我这就去安排。”玲玲走后,阿澈拿起东南亚市场的调研报告,仔细看了起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人口密度不低,零食市场规模也不小,要是能进去,又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没过多久,老林来汇报生产进度:“老板,抹茶脆片的生产线已经调整好了,现在每天能产一万包,八万包的订单大概八天能完成。澳大利亚的试订单已经打包好了,明天一早就能发物流。另外,国内的新口味三拼组合库存不多了,要不要再生产一批?”

“再产三万组。”阿澈说,“国内市场不能放松,现在竞品还在跟风,咱们得保持库存充足,别让他们抢了份额。另外,小包装的样品尽快打样,我要看看效果。”

“好,我这就跟包装车间说,让他们优先设计小包装。”老林说。

下午的时候,老李带来了原料的消息:“老板,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已经通关了,明天就能运到工厂。国内供应商多供的十万斤小麦也已经到仓了,现在原料库存很充足,下个月的生产没问题。另外,两家供应商的长期合同都签好了,以后原料价格能稳定下来,不会再随便涨价。”

“这就好。”阿澈点点头,“原料是根本,稳定了就少了很多麻烦。让仓库那边把原料分类存放,做好防潮措施,别出问题。”

“放心吧老板,仓库已经安排好了,每天都有人检查。”老李说。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抹茶脆片的生产很顺利,品控部抽检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小包装的样品也打样好了,十克装的包装袋小巧精致,印着多语言的说明,还预留了清真认证的标志位置。

阿澈拿着小包装样品,心里挺满意:“就按这个样式生产,先做五万包小包装的新口味脆片,等清真认证下来了,直接发往东南亚市场。另外,让市场部做个小包装的推广方案,针对年轻人和学生群体,搞点买五送一的活动。”

“好,我这就跟生产部和市场部对接。”玲玲说。

就在这时,市场部经理急匆匆地跑进来:“老板,国内有几家自媒体说咱们的脆片‘价格虚高’,还说‘无糖无添加是噱头’,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讨论了,会不会影响销量?”

“什么?”阿澈心里一沉,“他们有什么依据吗?还是单纯抹黑?”

“没什么实锤依据,就是说同样重量的脆片,咱们比其他品牌贵两块钱,还说‘无添加’没法验证。”市场部经理说,“现在已经有一些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留言,问是不是真的,还有人说要退货。”

“不能让他们这么抹黑。”阿澈说,“让品控部把最新的检测报告公开,包括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明确标注‘零香精、零蔗糖、零防腐剂’。另外,联系那几家自媒体,让他们删除不实言论,不然就走法律途径。还有,电商平台那边,让客服主动跟消费者解释,承诺假一赔十,打消他们的顾虑。”

“好,我这就去办。”市场部经理赶紧走了。

阿澈坐在椅子上,心里有点窝火,创业就是这样,一旦做出点成绩,就会有人来抹黑。但他也知道,生气没用,得赶紧解决问题,不然影响了品牌口碑,损失就大了。

他拿起电话,打给品控部主管:“把所有批次的检测报告整理好,尤其是新口味的,半小时后送到我办公室,我要亲自看看。另外,再安排一次全批次抽检,把结果公开在官网和电商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