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43章 出口反馈传捷报,新品研发遇瓶颈

第343章 出口反馈传捷报,新品研发遇瓶颈(2 / 2)

第十天的时候,十三万包脆片已经生产完成了八万包,剩下的五万包预计五天内就能完成。阿澈松了口气,看来能按时交货。

这天下午,阿澈的朋友打来电话,说认识一个做食品研发的老师傅,姓周,之前在大型食品厂做过多年研发,现在退休在家,愿意过来指导。

“太好了,麻烦你帮我约一下周师傅,我明天去拜访他。”阿澈说。

第二天一早,阿澈买了些礼品,按照朋友给的地址,找到了周师傅家。周师傅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阿澈说明来意,把试做失败的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递给周师傅。周师傅尝了尝,又问了老林之前的配方和工艺。

“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原料比例不对,二是烤制工艺没掌握好。”周师傅放下脆片,“芝士粉要选高脂的,加的时候要和黄油一起融化,再拌进面粉里,这样芝士香才会浓郁,而且不会干。海苔碎不能直接加进面粉里,要等脆片烤到八成干的时候撒上去,再烤两分钟,这样海苔的香味不会散,颜色也均匀。”

阿澈听得很认真,拿出小本子记下来:“周师傅,太感谢您了,您说的这些我们之前都没想到。”

“没事,都是做食品的,互相帮忙应该的。”周师傅笑了笑,“要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从周师傅家回来,阿澈立马赶回厂里,把周师傅的方法告诉老林。

“原来如此,我之前一直把芝士粉直接加进面粉里,难怪效果不好。”老林恍然大悟,“我现在就按周师傅的方法试做。”

玲玲赶紧联系供应商,买了高脂芝士粉和黄油。老林按照周师傅的指导,先把黄油融化,加入芝士粉搅拌均匀,再倒进面粉里,揉成面团,压成薄片,放进烤箱,温度调到170度,烤十二分钟。

第一批芝士味脆片烤出来后,众人围过来尝了尝。

“太香了!就是这个味!芝士香浓,还很脆!”阿澈咬了一口,忍不住赞叹。

“比之前试做的好吃太多了,跟超市里卖的大牌脆片一样!”刘梅也说。

老林脸上露出了笑容:“终于成功了!接下来试试海苔味的。”

这次做海苔味脆片,老林先把脆片烤到八成干,然后均匀地撒上海苔碎,再放进烤箱烤两分钟。烤出来后,海苔的香味扑鼻而来,颜色金黄均匀,口感也很脆。

“成功了!海苔味的也好吃!”众人都很兴奋。

阿澈高兴地说:“太好了!等赶完出口订单,咱们就批量生产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先在国内市场试销,反应好的话,以后也出口到国外去。”

“好!”众人齐声答应。

第十五天上午,十三万包出口脆片全部生产包装完成,按照装箱标准堆在仓库里。王浩已经联系好了货运公司,货车准时来到厂里。

众人一起动手,把脆片装箱装车。张建国、陈浩他们搬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老板,这批货发出去,咱们的脆片在国外就更火了!”

“是啊,以后订单会越来越多。”阿澈说。

装车完毕,货车缓缓驶出厂区,阿澈和众人挥手送别。王浩也来了,笑着说:“阿澈老板,辛苦你们了,这批货送到后,我再跟你谈长期合作的事,以后国外的订单会越来越多,你们得做好扩产的准备。”

“放心吧,我们已经在规划了。”阿澈说。

送走货车和王浩,阿澈召集众人开会。“出口订单顺利完成,新品也研发成功了,接下来咱们有三件事要做:一是批量生产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二是联系国内的超市,推广新品,三是继续扩产,再买三台烤箱,招聘更多人手,应对越来越多的订单。”

“老板,还要买烤箱啊?现在五台烤箱已经够忙的了。”玲玲问。

“以后国内国外订单都多,五台肯定不够用,再买三台,专门生产新品和出口订单,提高效率。”阿澈说,“玲玲,你明天联系烤箱供应商,订三台跟现在一样的型号,尽快送货上门。另外,再找施工队,把生产区扩大一点,放不下新烤箱了。”

“好,我明天就联系。”玲玲点头。

“李根,你继续招工,再招五个人,三个去烤制区,两个去包装区,待遇从优。”阿澈说。

“行,我这就去准备招工启事。”李根说。

“老林,你负责批量生产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先生产各五千包,作为样品,发给国内的合作超市,让他们试销。”阿澈说。

“好,我这就安排生产。”老林说。

散会后,众人都干劲十足,厂里又恢复了忙碌而有序的状态。烤制区里,新研发的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正在批量生产,香味飘满了整个厂房。包装区里,众人正在快速包装新品脆片,脸上都带着笑容。

玲玲联系了烤箱供应商,对方说有现货,三天后就能送货上门。施工队也很快联系好了,说生产区扩大工程一周就能完成,不影响现有生产。

李根这次招工很顺利,三天就招来了五个人,都是附近村子的,踏实肯干。阿澈让老林和张大姐分别带他们,教他们操作机器和包装流程,几个人学得都很快,几天就上手了。

一周后,生产区扩大工程完工,三台新烤箱也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完毕。老林带着烤制区的员工熟悉新机器,很快就能正常生产了。

现在厂里有八台烤箱,每天能生产六万多包脆片,产能比之前提高了一倍多。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的样品也送到了国内的合作超市,反馈很好,几家超市都下了订单,要批量进货。

“老板,市区的几家超市说,芝士味和海苔味脆片试销很火爆,已经断货了,让咱们赶紧送货。”玲玲拿着订单本说。

“太好了,老林,赶紧加大芝士味和海苔味的生产量,满足国内超市的需求。”阿澈说。

“好,我这就调整机器,全力生产新品。”老林说。

就在厂里一片红火的时候,李根从外面回来,带来了一个消息:“老板,咱们附近新开了一家脆片厂,叫‘美味脆片厂’,老板是外地来的,听说规模不小,已经开始在周边超市铺货了,价格比咱们的便宜两毛钱一包。”

阿澈心里一沉:“又是竞品?他们的脆片品质怎么样?”

“我买了一包尝了尝,口感一般,不如咱们的脆片脆,味道也很淡,应该是原材料和工艺都偷工减料了。”李根说。

“又是走低价路线的。”老林皱着眉,“之前的味香园就是这么垮的,他们还不长记性。”

阿澈点点头:“不管他们,咱们还是坚持品质第一,不打价格战。只要咱们的脆片好吃,顾客就会选择咱们,低价劣质的产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老板说得对,咱们的脆片品质好,顾客都认咱们的牌子,不怕他们竞争。”张大姐说。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阿澈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有些顾客图便宜,可能会买那家的脆片,影响厂里的销量。

这天下午,市区的一家超市老板打来电话,语气有点犹豫:“阿澈老板,那个美味脆片厂给我报的价格很低,比你们的便宜两毛钱,我有点犹豫,要不要进点他们的货试试?”

阿澈说:“王老板,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你得考虑品质。他们的脆片我尝过,口感和味道都不如咱们的,你要是进了他们的货,顾客买了不满意,反而会影响你超市的生意。咱们的脆片虽然贵两毛钱,但品质有保证,顾客回头率高,长期来看,还是咱们的脆片更赚钱。”

王老板想了想:“你说得有道理,那我还是进你们的货吧,之前进的芝士味和海苔味卖得很好,你再给我送五千包过来。”

“好,我明天一早就给你送过去。”阿澈松了口气。

挂了电话,阿澈觉得不能被动防御,得主动出击。他召集众人开会:“美味脆片厂在打价格战,虽然咱们的品质好,但还是会影响一些销量。接下来咱们要做两件事:一是推出优惠活动,给长期合作的超市让利一毛钱一包,稳定老客户;二是加大新品推广力度,在超市设试吃台,让更多顾客尝到咱们的新品,吸引新客户。”

“让利一毛钱,会不会影响利润啊?”玲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