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36章 零食节订单压身,全员加班保供货

第336章 零食节订单压身,全员加班保供货(1 / 2)

阿澈刚放下酒杯,手机就响了,是王采购打来的。他赶紧接起:“王经理,刚想给你打过去,咱们新厂房开工了,产能没问题。”

“阿澈,跟你说个急事,”王采购的声音有点急,“零食节的活动提前了,下周三就开始,不是原定的下月初。我这边统计了下,需要一千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你那边能赶出来不?”

阿澈心里咯噔一下,一千箱大包装是以前半个月的量,五万包小包装更是平时一周的产出,现在只剩六天时间,确实有点紧。但他没犹豫,一口答应:“能!王经理你放心,下周二之前肯定给你送过去。”

“太好了,”王采购松了口气,“这次零食节我们很重视,脆片是主推产品,你可千万别掉链子。货款我先打一半给你,剩下的送货后结清。”

“行,没问题,我现在就安排生产。”阿澈挂了电话,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

众人见他神色不对,张大姐先开口:“老板,咋了?是不是订单出问题了?”

“惠民超市的零食节提前了,”阿澈说,“要一千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下周二交货。咱们得加班赶货了。”

“这么多?”孙超吃了一惊,“平时咱们一天也就烤两百斤原料,出个一百多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得装到啥时候?”

“所以得加班,”阿澈说,“从今天开始,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中午还是休息一小时。晚上我管饭,加班工资按双倍算,干得好再加奖金。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众人齐声回答,赵亮第一个说,“老板,我年轻,熬得住,多干点活没事。”

王秀兰也说:“我家离得近,加班不怕,能多挣点钱挺好。”

“行,那吃完饭咱们就开工,”阿澈说,“老林,你跟赵亮、刘勇说下,三台烤箱全部开起来,原料不够我让李根再去进一批。张大姐,你们五个包装工得加快速度,尽量跟上烤制的节奏。孙超、张强,你们送货的同时,抽空也来帮忙搬箱子、打包。王小虎、李阳,你们负责原料加工和成品入库,别乱了顺序。”

“好嘞!”众人答应着,赶紧扒拉完剩下的饭,各自忙活去了。

阿澈给李根打了电话:“李根,你赶紧去面粉厂、油厂和调料商那里,再进一批原料,面粉五十袋,油二十桶,调料每种口味多进五份,越快越好。”

“收到,老板,我现在就去。”李根挂了电话,拿起车钥匙就往外走。

车间里很快恢复了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台烤箱同时运转,温度升高,脆片的香味飘得老远。老林盯着旧机器,时不时调整一下温度,嘴里念叨:“新机器就是给力,一次能烤五十斤,比旧的快多了。”

赵亮和刘勇各管一台新机器,两人已经熟练了操作流程,原料倒进去,调好温度和时间,就盯着仪表盘,不敢有半点马虎。刘勇以前在饼干厂干过,对烤箱很熟悉,他跟赵亮说:“咱们每隔三分钟就看看,别烤过了,脆片烤老了就卖不出去了。”

“嗯,我记住了。”赵亮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烤箱门。

包装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五个人坐成一排,面前堆着刚烤好的脆片和小包装。张大姐手脚最快,一边装一边喊:“大家加把劲,别让脆片堆着,凉了就不脆了。”

王秀兰和李婷虽然入职时间短,但进步很快,尤其是李婷,手巧得很,装包装的速度已经快赶上陈小花了。她一边装一边记口味,红色麻辣、黄色原味、绿色海苔、紫色番茄、棕色烧烤,一点都没混过错。

孙超和张强送完上午的常规订单,回来就直奔包装区帮忙。孙超拿起箱子,把装好的小包装往里放,每箱放两百包,放完就封箱,张强则负责把封好的箱子搬到成品区,按口味分类放好。

“张哥,你歇会儿,我来搬。”李阳见张强搬得满头大汗,递给他一瓶水。

“没事,我年轻力壮,这点活不算啥。”张强喝了口水,又继续搬箱子。

王小虎负责把原料倒进机器里粉碎,以前是手动,现在新厂房装了电动粉碎机,省了不少力。他一边操作一边说:“这机器真好用,以前粉碎五十斤原料得半小时,现在十分钟就搞定了。”

阿澈也没闲着,一会儿去烤制区看看温度,一会儿去包装区看看进度,还要时不时接客户的电话。有几个小超市听说他们扩大产能了,也纷纷加订单,阿澈都记下来,跟惠民超市的订单分开安排,优先保证零食节的供货。

下午三点多,李根拉着原料回来了,面粉、油、调料堆满了仓库。“老板,原料都拉回来了,够咱们用几天了。”

“好,辛苦你了,”阿澈说,“你歇会儿,等下跟王小虎一起加工原料,尽量多准备点,晚上加班能省点时间。”

“行。”李根擦了擦汗,喝了瓶水就去帮忙了。

玲玲负责记账和做饭,下午五点多就去厨房忙活,晚上要给大家做顿好的,补充体力。她炖了鸡汤,炒了四个菜,还有一大盆米饭。

晚上七点,众人停下手里的活,去厨房吃饭。鸡汤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厂房,大家都饿坏了,拿起碗就开始吃。

“玲玲,你做的鸡汤真鲜,比我家里做的还好吃。”王秀兰说。

“好吃就多喝点,”玲玲笑着说,“晚上还要加班,得多吃点。”

阿澈喝了碗鸡汤,感觉浑身都有力气了。他看了看进度表,今天已经烤了八百斤原料,出了三百多箱大包装,一万五千包小包装,照这个速度,六天时间应该能完成订单。

“大家吃快点,吃完再干两小时,争取今天能多赶点活。”阿澈说。

众人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半小时就吃完了,又回到车间继续干活。晚上的厂房里灯火通明,机器声、包装声、搬箱子的声音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赵亮和刘勇轮流盯着烤箱,一人看两台,另一人休息十分钟,这样能保持精力。老林年纪大了,阿澈让他九点就下班,剩下的活让赵亮和刘勇盯着。

“老板,我没事,还能再干会儿。”老林说。

“不行,你年纪大了,不能熬夜,”阿澈说,“明天还得早起,你早点回去休息,这里有我们呢。”

老林拗不过阿澈,只好收拾东西下班了。

晚上十点,阿澈让众人停下手里的活:“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累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点来。”

“好,老板。”众人答应着,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很有干劲。

张强揉了揉胳膊:“老板,我今天搬了一百多箱,感觉胳膊都酸了,但挺充实的。”

“辛苦你了,”阿澈说,“明天我让李阳多帮你点。”

众人陆续离开,阿澈和玲玲留下来收拾车间,检查机器和门窗。玲玲说:“老板,今天进度不错,照这样下去,肯定能按时交货。”

“嗯,大家都很给力,”阿澈说,“就是让大家加班太辛苦了,等订单完成了,我给大家放两天假,再发点奖金。”

锁好门,已经快十一点了,阿澈骑着电动车送玲玲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去。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照着路,他心里很踏实,虽然累,但看着厂子一步步走上正轨,再累也值得。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都按照加班的节奏干活,每天早出晚归,进度也在稳步推进。第三天晚上,阿澈算了下,已经完成了四百箱大包装,两万五千包小包装,一半的订单完成了,心里松了口气。

第四天早上,出了点小意外。赵亮在操作新机器的时候,突然听到“咔嚓”一声,机器停了。他赶紧喊:“林师傅,机器坏了!”

老林赶紧跑过去,检查了一下:“好像是加热管烧了,得换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