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就是海苔碎得控制量,放多了会咸,放少了没味道,我已经调好了比例,后面的都按这个来。”老周指着旁边的配料表说。阿澈看了看,比例写得很清楚,点点头说:“行,那你抓紧做,明天一早要送超市。”
刚说完,手机响了,是之前拉燕麦的刘老板:“阿澈,我这儿又收了一批燕麦,比上次的还好,价格也一样,你要不要?要的话我给你留着。”阿澈想了想,下季度订单多,原料得备足:“要,这次要一万五千斤,你先帮我存着,后天我让赵勇过去拉。”
挂了电话,阿澈去了财务室,让财务把这月的工资和加班费算好,明天发下去。财务点点头:“放心吧,都记着呢,就是王婶说包装费没谈下来,纸价还在涨,比原来贵了一毛五一袋。”
阿澈皱了皱眉,一毛五看着不多,订得多了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行,我知道了,那先按原来的量订,等后面再想想办法。对了,给老周单独加两百块奖金,新品是他琢磨出来的,得鼓励鼓励。”财务赶紧记下来。
第二天一早,赵勇带着李军和张强去送新品,阿澈则留在厂里盯着生产。刚到车间,就看见王婶在跟包装组的人说注意事项:“包装的时候都仔细点,别把标签贴歪了,新品要做得好看点,不然顾客不买账。”
阿澈走过去,跟王婶说:“下季度的订单多,咱们得再招两个人,最好是会包装的,这样能省点培训时间。”王婶点点头:“我已经跟村里的人打听了,有两个媳妇之前在包装厂干过,这两天就来面试。”
正说着,赵勇打电话过来了:“澈哥,惠民超市的张姐说,咱们的新品刚摆上货架,就卖了十几盒,让咱们多准备点,怕不够卖。”阿澈一听,心里更踏实了:“行,那你跟张姐说,明天再送两百盒过去,芝麻和海苔的各一百。”
挂了电话,阿澈又去了分拣车间,李军正跟着老周学分拣,动作已经挺熟练了。“学得挺快啊李军,好好干,以后分拣车间就交给你多盯着点。”阿澈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军赶紧点头:“放心吧老板,我肯定好好干。”
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加了炖排骨,工人们都吃得挺开心。张强端着碗过来,坐在阿澈旁边:“老板,咱们厂的伙食真好,比我之前干的地方强多了。”阿澈笑了笑:“只要你们好好干活,伙食肯定差不了,以后每个月都加两次肉。”
吃完饭,阿澈正准备回办公室,手机又响了,是市区另一家超市的采购:“喂,是阿澈吗?我听惠民超市的张姐说你家出新品了,味道挺好,能不能给我们也送点,各三百盒,要是卖得好,以后咱们长期合作。”
阿澈赶紧答应:“能,明天就给你送过去,你把地址发我手机上。”挂了电话,阿澈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新品这么受欢迎,看来这次真选对了。
下午的时候,王婶介绍的两个媳妇来了,一个叫刘晓燕,一个叫陈丽,都有包装经验。阿澈跟她们谈好工资,让她们明天就来上班,跟着包装组学习。
快下班的时候,赵勇回来了,说送的新品大多都卖了一半,小卖部的老板还说要再补点货。“澈哥,咱们的新品火了,以后是不是能多搞几种口味?”赵勇兴奋地说。
阿澈点点头:“嗯,等这俩口味稳定了,再琢磨别的,比如香辣的或者芝士的,多试试总能找到顾客喜欢的。对了,明天你去拉燕麦,顺便跟刘老板说说,下次有好的燕麦,优先给咱们留着,价格能不能再优惠点。”
赵勇答应着,又跟阿澈说了说今天送新品的情况,俩人聊到天黑才各自回家。阿澈躺在床上,想着这两天的事,订单多了,人手也够了,新品还受欢迎,心里踏实得很,琢磨着明天再去跑几家超市,争取把新品铺得更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