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阿澈又想到了利用网络来推广。他让村里一个懂电脑的年轻人,帮他在网上开了个店铺,把蔬菜的照片、介绍都放了上去。一开始,生意不太好,订单寥寥无几。阿澈和赵勇就发动村民,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里转发店铺链接,还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慢慢地,订单多了起来,“生态田园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随着蔬菜销量的增加,村里的蔬菜产量有点跟不上了。阿澈和村民们商量,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可这需要一大笔资金,买种子、肥料,还要请更多的工人,钱从哪来呢?阿澈和赵勇跑了好几家银行,申请贷款,可因为没有抵押物,都被拒绝了。
就在大家发愁的时候,镇政府了解到了他们的情况。镇领导对村子发展蔬菜产业很支持,帮忙联系了一家农业企业,这家企业愿意给他们投资,还提供技术支持。有了资金和技术,村子的蔬菜种植规模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新的蔬菜大棚一个接一个建了起来。
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阿澈还组织村民们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张技术员也成了村里的常客,经常来给大家指导。在大家的努力下,蔬菜的产量越来越高,品质也越来越好,“生态田园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一些大型超市和酒店主动找上门来,要和他们长期合作。阿澈和村民们乐坏了,这下再也不用担心蔬菜卖不出去了。村里还成立了蔬菜合作社,统一管理蔬菜的种植、销售,大伙的干劲更足了。
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阿澈心里却还有个更大的目标。他发现,周边的村子大多还在靠传统农业过日子,收入不高。阿澈想,能不能把自己村子的经验分享出去,带动周边村子一起发展呢?
阿澈把这个想法跟镇领导一说,得到了大力支持。镇里组织了一次周边村子的交流会,阿澈在会上把自己村子种蔬菜的经验,从选品种、种植技术到销售方法,一五一十地讲给大家听。其他村子的村民们听了,都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回去试试。
从那以后,阿澈经常去周边村子指导,帮他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好几个村子也开始种起了蔬菜,还和阿澈他们村子一起,成立了蔬菜种植联盟,共同打造蔬菜品牌,统一销售。
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村子里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原来破旧的土路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里还建了蔬菜加工厂,把一部分蔬菜加工成蔬菜干、蔬菜汁,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村里的学校、诊所也翻新了,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村民们看病也更方便了。
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伙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回顾着过去一年的变化,都感慨万千。王大娘端起酒杯,激动地说:“阿澈,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带着大伙干,咱村哪能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
阿澈连忙站起来,笑着说:“大娘,这都是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不能满足于现在,明年还有更多的事儿要干呢!”
大柱也站起来,大声说:“对,明年咱接着干,把咱的蔬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让咱村成为全县最富的村子!”
大伙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上空。阿澈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只要大伙团结一心,村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新的一年,阿澈又开始忙碌起来。他和村民们一起,规划着新一年的种植计划,还打算引进一些更先进的种植设备,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他也在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希望能把“生态田园菜”卖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