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灌刚结束没半个月,天上就飘起了雪。刚开始雪下得不大,像柳絮似的,慢慢悠悠往下落。村民们都很高兴,纷纷说:“瑞雪兆丰年,明年麦子肯定能丰收。”
可雪下了两天两夜,越下越大,地里的积雪快有半尺厚了。阿澈早起推开大门,看见白茫茫的一片,心里突然咯噔一下——雪太厚,要是冻在麦苗上,开春化雪的时候容易把苗闷坏;而且雪一化,路也会结冰,出行不方便。
他赶紧去找赵勇和刘老栓,三人一碰头,都觉得得赶紧组织人扫雪。“先把麦地里的雪扫开一部分,别让雪压着麦苗。再把村里的路和村口的桥扫出来,免得有人滑倒。”阿澈说。
消息传下去,村民们都拿着扫帚、铁锹来了。阿澈把人分成两组:一组去麦地里扫雪,一组在村里扫路。
麦地里,大伙拿着扫帚,顺着麦垄把雪扫到地头,堆成一个个小雪堆。有的地方雪太厚,扫帚扫不动,就用铁锹铲。大柱力气大,一铁锹能铲起一大块雪,他边铲边说:“这雪看着软,其实沉得很,扫一会儿胳膊就酸了。”
阿澈跟在后面,把扫到地头的雪再往远处挪挪:“别堆在麦地边上,化雪的时候水容易流回地里,把苗淹了。”
村里的路上,妇女们和老人们拿着扫帚,一点点把雪扫到路边。小孩们也来帮忙,有的拿着小扫帚扫,有的干脆用手捧,虽然帮不上太大的忙,却跑得很欢。“小心点,别滑倒了!”有老人看着跑跳的小孩,笑着提醒。
扫到村口的桥时,雪已经冻成冰了,走上去很滑。赵勇找了些沙子,撒在冰面上:“撒点沙子能防滑,不然过路人容易摔着。”大伙也跟着一起撒,不一会儿,桥面上就铺了一层薄薄的沙子。
扫雪的活儿干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才结束。麦地里的雪扫开了不少,露出了绿油油的麦苗;村里的路也扫干净了,走起来很顺畅。阿澈站在村口,看着扫干净的路和远处的麦地,松了口气。
可刚过了两天,夜里又下了场小雪,麦地里又积了一层薄雪。阿澈早上起来一看,皱了皱眉:“这雪要是老下,总扫也不是办法。”
刘老栓想了想,说:“不用全扫,留一层薄雪刚好能给麦苗保温,就像盖了层被子。只要雪不厚,就不用管它。”
阿澈听了这话,心里才放宽。他去麦地里看了看,薄雪盖在麦苗上,像一层白纱,看着还挺好看。“还是老栓叔有经验,不然我还得组织人扫雪。”他笑着说。
接下来的日子,天气一直很冷,偶尔会下点小雪,但都不大。村民们不用再忙着扫雪,也不用惦记麦苗,终于能歇口气了。白天,大伙会坐在家里,编编竹筐、缝缝补补;晚上,就聚在谁家的屋里,烤着柴火,聊着天,说着明年的打算。
阿澈也难得闲下来,他把村里的账本拿出来,算了算今年的收成和开支,又计划着明年春天要给麦地施肥、除草的事。“今年虽然多灾多难,但好在粮食都收进仓了,麦苗也护住了。”他看着账本,心里满是希望,“明年只要风调雨顺,肯定能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