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秦岭余脉(1 / 2)

第四卷:帝国暗面 (秦汉-三国)

第64章:秦岭余脉

枯井的诡影虽已被暂时镇压,但那深植于地脉深处的污染源头,如同一个不断渗出毒液的恶疮,提醒着燧烨时间的紧迫。汉中之地,像这样的节点恐怕不止一处,若要一一拔除,必将耗费大量时日,而西凉那头盘踞的巨兽,却不会停下其吞噬的脚步。

“此地不可久留。”燧烨收回凝视井口的目光,对围拢过来的众人说道,“我等目标在于西凉根源,此间疥癣之疾,待斩除主根后,或可自愈。若纠缠于此,便是舍本逐末。”

岩岗点头称是:“守护者大人明见。只是,通往凉州之路,必经斜谷关,如今关隘虽残破,但必有驻军,我等如何通过?”

燧烨抬眼望向北方那巍峨连绵、如同巨龙脊背般的秦岭余脉,目光沉静:“关隘是人走的。山,自有山的路。”

他决定不再走官方大道,而是直接穿越秦岭余脉最为险峻、人迹罕至的段落,直插凉州东南部。这条路,意味着他们将面对比蜀道更原始、更莫测的自然之险,但也最大可能地避开“影”势力在人类城镇与关隘布下的层层罗网。

休整一夜后,小队再次启程,一头扎进了莽莽秦岭。

如果说蜀道是险,那么穿越秦岭余脉,便是野与蛮。这里几乎没有成型的路径,只有依靠遗族战士丰富的经验与白狰的引导,在密林、峭壁与溪涧之间艰难跋涉。参天古木遮天蔽日,厚厚的落叶层下隐藏着沼泽与毒虫。空气中弥漫着原始森林特有的腐殖质气息,混合着某种古老而蛮荒的压迫感。

这里的生灵,也远比外界更具攻击性。或许是受到逸散的“影”之力影响,或许是本身生存环境使然,他们遭遇了体型大如牛犊、獠牙如匕首的狂暴野猪;遭遇了成群结队、皮毛闪烁着金属光泽、能喷吐酸液的妖狼;甚至在一次渡过湍急山洞时,还被一条潜伏在水底、形似巨蟒却长着无数细密触手的怪异水虺袭击。

每一次遭遇,都是一场生死搏杀。阿弃的“心火”在一次次的实战中运用得越发纯熟,他已能将其凝聚成薄刃附于掌缘,切割力惊人,或是瞬间爆发于脚下,增加移动与闪避的爆发力。他与遗族战士们的配合也愈发默契,往往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彼此的意图。

遗族战士们则展现了他们作为“山岳之民”的真正底蕴。他们不仅武力强悍,更懂得如何利用环境。他们能用特定的植物汁液掩盖自身气味,能辨识可食用的菌类与块茎补充给养,能通过观察星象与植被判断方位。他们是活的生存百科全书,也是这片蛮荒之地最危险的猎手。

燧烨在这个过程中,更像是一位观察者与定海神针。除非遇到小队难以应付的威胁,他很少直接出手。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感知这片古老山脉的地气流转,以及其中混杂的、“影”之力渗透的蛛丝马迹。他发现,越是靠近西北方向,地气中的那股阴寒污秽就越发明显,虽然依旧稀薄,却如同背景噪音般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灵。

这一日,他们艰难地翻过一道陡峭的山梁,前方出现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布满了嶙峋怪石的高山草甸。草甸尽头,又是一片更加茂密、光线难以透入的原始森林。

就在他们准备穿越草甸时,白狰突然停住脚步,全身毛发炸起,对着草甸中央一块巨大的、形似卧牛的青黑色岩石发出了极度威胁性的低吼,冰蓝色的眼眸中充满了警惕与……一丝罕见的凝重。

几乎同时,燧烨也感应到了。那块巨石周围,空间似乎有些微微的扭曲,一股极其隐晦、却又带着洪荒般古老威压的气息,正从石缝中弥漫出来。这股气息,与“影”的阴冷污秽截然不同,它更原始,更纯粹,带着一种桀骜不驯的蛮霸之意。

“有东西醒了。”燧烨沉声道,示意队伍停止前进,结成防御阵型。

岩岗和其他遗族战士也感受到了那股令人心悸的压迫感,脸色都变得无比严肃。他们能感觉到,那巨石下的存在,绝非此前遭遇的任何妖兽可比。

“是……‘荒古遗种’?”岩岗的声音带着不确定与一丝敬畏,“先祖记载,在一些灵脉汇聚的古老山脉深处,可能沉睡着上古甚至更早时期残存下来的异种,它们血脉古老,力量强大,平日深眠,极少现世。”

就在这时,那块巨大的青黑色岩石,突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覆盖在其上的苔藓与藤萝簌簌落下。紧接着,岩石表面裂开两道缝隙,露出了两只灯笼大小、呈现暗金色的竖瞳!

那竖瞳冰冷、无情,带着俯瞰蝼蚁般的漠然,缓缓扫过草甸上的不速之客。

一股更加庞大的威压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让阿弃和遗族战士们呼吸都为之一窒,仿佛肩上瞬间压上了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