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国暗面 (秦汉-三国)
第61章:黑羽斥候
瘴狼的袭击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队伍初离圣地时可能潜藏的些许松懈。接下来的路途,所有人的警惕都提到了最高。燧烨不再仅仅是将行程视为赶路,而是将其作为一场对意志与耐力的磨砺,尤其是对阿弃和这支初次远离圣地的遗族小队而言。
他们昼伏夜出,尽可能利用黑暗与复杂地形的掩护。遗族战士“岩岗”与他麾下的九人,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山地生存与潜行能力。他们能通过地面上几乎不可辨的痕迹判断出是否有大队人马或异常生物经过,能通过风中细微的气味变化预警潜在的毒瘴或猛兽,更能利用天然的植被与岩石,完美地隐匿小队行踪,仿佛他们本就是这山峦的一部分。
阿弃在这些真正的山林大师身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不再仅仅依赖“心火”带来的力量,开始学着像遗族战士一样,用耳朵去听风吹过不同密度树叶的声音,用鼻子去分辨泥土、水源和潜在危险的气息,用皮肤去感受空气湿度的细微变化。燧烨偶尔的指点,也总是切中要害,让他对“顺势而为”、“与环境共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他的“心火”运转越发圆融,不再总是处于蓄势待发的激荡状态,而是如同呼吸般自然流转,需要时方能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白狰则成为了队伍最可靠的“清道夫”与预警系统。它的感知范围远超人类,总能提前发现潜藏的威胁——可能是盘踞在必经之路上的毒虫巢穴,可能是被“影”之力轻微侵蚀而变得极具攻击性的奇异植物,甚至是一两处因地质活动而变得极其不稳定的险要路段。有它在前方探路,队伍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战斗。
然而,蜀道之险,并不仅仅在于自然环境。越靠近汉中地界,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开始逐渐增多,废弃的驿站、残破的古道,偶尔还能看到远处山坳中升起的、不属于遗族篝火的炊烟。这意味着他们正在接近文明与混乱的交界地带,也意味着,他们可能遇到“影”势力在此地布下的、更具智慧的耳目。
这一日黄昏,小队在一处可以俯瞰下方蜿蜒古道的隐秘山脊上休息。下方那条古道,是连接蜀地与汉中的一条要道,虽因战乱年久失修,但仍有零星商旅或流民冒险通行。
就在众人默默咀嚼着干粮,恢复体力时,白狰突然抬起头,冰蓝色的眼眸锐利地望向下方古道的一个转弯处,喉咙里发出极低沉的、代表极度危险的咕噜声。
几乎同时,燧烨和岩岗也察觉到了异常。燧烨是凭借对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而岩岗则是依靠猎人般的直觉。
众人立刻伏低身形,借助岩石和灌木隐藏起来,目光投向下方。
只见古道转弯处,转出了一行约莫二十人的队伍。他们穿着破旧的皮甲或布衣,打扮得像是一支落魄的商队护卫或者逃难的溃兵,步履蹒跚,看起来并无特别。但燧烨的目光,却瞬间锁定了被这些人隐隐护卫在中间的一个身影。
那人身材瘦高,披着一件宽大的、沾染尘土的黑色斗篷,遮住了大半面容。但燧烨清晰地感知到,一股远比瘴狼精纯、也更为隐蔽阴冷的“影”之气息,正从斗篷下散发出来。这股气息并非弥漫性的污染,而是被约束、被控制着的,带着一种明确的目的性。
“是‘黑羽斥候’!”岩岗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厌恶与凝重,“黑曜石部落驯养的人类爪牙!他们放弃了自我,甘愿被‘影’之力侵蚀改造,以获得超越常人的力量与悠长的寿命,专门负责刺探情报、散布瘟疫与混乱!”
仿佛是为了印证岩岗的话,那名黑羽斥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斗篷的阴影下,隐约可见一双没有丝毫眼白、完全漆黑如墨的眼睛!他抽动了一下鼻子,像是在空气中捕捉着某种常人无法感知的信息。
“他在感应‘影’之力的残留!”燧烨立刻明白过来。他们刚刚经历与瘴狼的战斗,虽然处理了现场,但队伍成员身上,尤其是阿弃和遗族战士动用过力量后,难免会残留一丝极淡的、与“影”对抗过的气息。这气息对人类乃至普通野兽而言都无法察觉,但对于同源而生的黑羽斥候,却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
“他发现我们了!”岩岗低吼。
几乎在岩岗出声的同时,那名黑羽斥候漆黑的眼睛猛地盯向了众人藏身的山脊!他发出一声尖锐如同夜枭般的嘶鸣,原本看起来萎靡不振的“护卫”们,眼中瞬间爆发出猩红的光芒,动作变得迅捷如豹,手脚并用地向着山脊扑来!他们撕去伪装,露出
“准备迎敌!一个不留!”岩岗瞬间下达命令。遗族战士们如同捕食的猎豹般散开,占据有利地形,弓箭上弦,闪烁着寒光的箭镞对准了下方快速接近的敌人。
燧烨按住了想要立刻冲出去的阿弃:“看清他们的动作,感受他们体内的能量流动。这些已不算是完整的人类,对付他们,无需留情,但要学会用最小的代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