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崇道惑奸(2 / 2)

大臣们对此颇有微词,却因惧怕世宗的威严,不敢再轻易劝谏。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而世宗对此却浑然不觉,依旧沉迷于修道和祭祀之中。

然而,有一件事,始终让世宗耿耿于怀。他即位多年,先后册封了皇后、妃嫔数十人,可这些后妃们,要么无子,要么只生下公主,始终没有一个人为他诞下皇子。皇位传承,乃是国之大事,没有皇子,大明的江山便无以为继。这让世宗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他曾多次询问邵元节,为何自己迟迟不能得子。邵元节回答道:“陛下一心修道,当以清心寡欲为本。如今陛下后宫嫔妃过多,阳气外泄,故而难以得子。陛下需减少临幸,潜心修道,方能感召上天,赐下麟儿。”

世宗对此深信不疑,便刻意克制自己,减少了临幸后妃的次数。可过了一段时间,依旧没有后妃怀孕。世宗心中焦急,渐渐也顾不得邵元节“清心寡欲”的戒训,他认为,或许是后宫嫔妃的福气不够,无法为自己诞下皇子。

于是,世宗以“后妃未曾生男,需广选淑女以绵延子嗣”为由,下诏命礼部派遣中使,前往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入宫。

数月之后,各路中使陆续回京复命,此次选秀,共选得美女一千二百余名。这些女子,有的出自官宦世家,知书达理;有的来自民间,淳朴善良;有的容貌倾城,有的体态婀娜。她们被送入宫中后,一律换上华丽的宫装,由专人教导宫中礼仪,随后便等待世宗的检选。

检选之日,世宗亲自来到仁寿宫,只见一千二百余名美女排成整齐的队伍,个个如花似玉,窈窕妩媚,看得世宗眼花缭乱,心花怒放。他左挑右剔,仔细端详,从清晨一直忙到傍晚,好不容易才选出了九名最为出众的女子,分别册封为嫔。其余的一千余名美女,则被分入各个宫苑,充作宫女或低阶嫔妃,供世宗轮流召幸。

有了这千余名美女,世宗以为自己得子的希望大增,可过了一年多,依旧没有任何后妃怀孕。他心中愈发焦急,对邵元节“清心寡欲”的说法也产生了怀疑。但他并未怪罪邵元节,反而认为是自己的诚心不够,未能感动上天。

于是,世宗再次在宫中设立大型醮坛,专门祈求子嗣。他任命礼部尚书夏言为醮坛监礼使,命文武大臣每日排班进香,自己更是亲自前往坛前虔诚祭拜,诵经念咒,祈求神仙赐他子嗣。此次主坛的大法师,自然还是那“致一真人”邵元节。

邵元节又开始装神弄鬼,每日率领数百名道士,在坛上诵经念咒,踏罡步斗,闹得宫中鸡犬不宁。可折腾了一年多,后宫的嫔妃们依旧毫无动静,没有一个人怀孕。

朝中两名正直的大臣,工科给事中顾存仁、刑科给事中高金,素来以敢言着称。见世宗如此沉迷修道,荒废朝政,联名上疏劝谏:“陛下即位以来,沉迷斋醮,耗费国帑数百万,致使民生凋敝,国库空虚。邵元节妖言惑众,祈嗣无效,其所言荒诞无稽,明眼人皆知。大内乃天子居所,设醮祈福,有失政体,贻笑天下。恳请陛下迷途知返,停罢斋醮,驱逐邵元节,专心朝政,体恤民情,如此方能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子嗣自会如期而至。”

世宗览罢,龙颜大怒。他此时正盼子心切,满心指望邵元节能为自己求得麟儿,二人的奏疏,无疑是戳中了他的痛处,也让他觉得是在羞辱自己的信仰。世宗当即下诏,怒斥二人:“尔等小人,不知天高地厚,妄议朝政,诋毁真人,实属大逆不道!”随即下令,将顾存仁、高金二人革职查办,流放边关充军,永世不得回京。

杀鸡儆猴,这一下,朝中大臣再也不敢轻易劝谏。人人自危,只求明哲保身,朝堂之上,再也无人敢提及“停罢斋醮”四字。

可邵元节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他知道,祈嗣之事,非同小可,若是长久没有结果,就算世宗现在信任他,日后也难免会迁怒于他。而且,经过这两年多的折腾,朝中反对他的大臣不在少数,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再这样下去,一旦世宗的耐心耗尽,或者自己露出什么破绽,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思来想去,邵元节决定先避避风头。他找到世宗,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陛下,臣近日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旁有煞气环绕,此乃臣留在宫中,与陛下命格相冲之故。若想求得麟儿,臣需暂时归山,闭关修炼,以化解煞气,感应上天。臣敢断言,只要陛下心诚不已,不出一两年,定能得偿所愿,诞下圣嗣。”

世宗闻言,连忙问道:“道长此言当真?若是道长归山,宫中醮事如何是好?”

邵元节道:“陛下只需每日虔诚祈祷,保持心念纯净,无需大规模设醮。臣归山之后,会每日为陛下诵经祈福,遥相呼应,上天定会有感。”

世宗见他说得恳切,便信以为真。为了让邵元节安心修炼,世宗下令在贵溪山中为他督造仙源宫,规模宏大,耗费白银五十万两,专供邵元节休养修炼之用。又赐给邵元节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并派遣禁军护送他返回贵溪。邵元节一路风光无限,回到贵溪后,住进了尚未完工的仙源宫,每日广收弟子,宣扬自己的“仙术”,过得好不惬意。

而京城之中,世宗盼子之心愈发急切。他不再遵守邵元节“清心寡欲”的戒训,每日退朝后,便流连于后宫之中,对各宫嫔妃、宫女朝夕临幸,遍施雨露,只盼着能有一人怀上龙种。

或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或许只是巧合。过了一个多月,后宫之中,阎贵妃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恶心呕吐,茶饭不思。宫中太医前来诊治,一番望闻问切之后,面露喜色,连忙奏报世宗:“陛下,恭喜陛下!阎贵妃脉象平稳有力,乃是喜脉!”

世宗龙颜大悦,当即下令,重赏诊治的太医,又命人好生照料阎贵妃,衣食住行,皆按最高规格安排,不得有丝毫怠慢。他心中狂喜不已,暗自思忖:“果然是致一真人所言不虚!朕心诚则灵,这才让爱妃怀上了龙种!”

于是,世宗当即派遣使者,星夜兼程赶往贵溪,急召邵元节入京。

此次回京,邵元节的待遇比之前更为隆重。世宗亲自到午门外迎接,在便殿设宴款待邵元节,席间赏赐无数。又赐给他彩蟒衣一件,这彩蟒衣乃是一品大员才有资格穿着的服饰,赐给一个道士,实属罕见。此外,世宗还授给邵元节辅国王印一枚,让他掌管天下道教之事,权势更胜往昔。

次日,世宗便命邵元节在立极殿设立大型醮坛,专门为阎贵妃祈福,祈求上天保佑她顺利生产,诞下皇子。为了表示虔诚,世宗亲自沐浴斋戒三日,才前往坛前祷祀。

邵元节每日率领数百名道士,在坛上诵经念咒,踏罡步斗,仪式搞得极为隆重。世宗每日都会前往坛前祭拜,有时甚至亲自参与诵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八个月后,阎贵妃顺利生下一位皇儿,世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他即位多年来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大明江山的继承人!

次日,世宗为皇子取名朱载基,册封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减免天下赋税一年,以庆贺皇子诞生。

为了嘉奖邵元节,世宗加授邵元节为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赐白金千两、文绮百匹、宝冠一顶、法服一套、貂裘一件。又下令在立极殿大设道场,召道士数百人,诵经七昼夜,作为酬神的典礼,耗费白银百万两。

一时间,邵元节风头无两,权倾朝野,朝中官员纷纷巴结讨好,甚至有不少大臣主动改穿道装,前往真人府参拜,以求晋升之路。

世宗得了皇太子,对道教更是深信不疑。他下令,在全国各地大修道观,尊崇道教,道教势力空前壮大。而佛教则备受打压,世宗下令拆毁天下部分佛寺,强迫僧人还俗,佛教在大明境内日渐衰微。

此后,世宗更是变本加厉地沉迷于修道炼丹之事。他听信邵元节的建议,在宫中修建炼丹房,召集天下方士,炼制所谓的“长生不老丹”。为了炼制丹药,世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宫中库银日渐空虚。而那些所谓的“长生不老丹”,大多含有铅、汞等有害物质,长期服用,对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可世宗对此却浑然不觉,依旧沉迷其中。他每日除了处理少量朝政,其余时间都用来修道炼丹、设坛祈福。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忠臣受压,大明王朝的国运,在这位沉迷修道的帝王手中,渐渐走向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