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市长上任后,可能就吃点亏了。
第一次常委会,胡景霖和韩楧、苏锦辉等人都当了一回看客和投票机器。
虽然他们都是在关键位置上,奈何根基太浅,说话都未必能够说到点上,只能任由孙连城主导了会议走向。
孙连城就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了一些区县的干部队伍,把一些工作太差的人都换下去了。
所任用的人都是经过了各方调查,确定没有什么问题的,也是年轻肯干事情的。
还有关于文山市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比如民生问题、交通、建设和重大项目等,都是孙连城在主导。
特别是在推进干部下基层的事情上,孙连城主推,其他常委大多都赞同。
连新来的市长胡景霖都没有意见,其他人就更不好说了。
乍一看还有点一言堂的味道,可是这也是暂时的,后面的事情还难说得很呢!
常委会结束之后,文山市终于恢复了正常工作。
市委有市委的工作,市政府也要忙着各种事情去了。
只不过有些项目是孙连城搞起来的,新市长又不熟悉,不好做主,所以很多事情仍然需要请示孙连城的意见。
孙连城就需要兼顾市委的工作,以及市政府那边的一些工作。
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推动干部队伍下基层了!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家乐成了第一个带头的,他将会带一队人马进驻到眀峯县,准备对他们动手了。
这些人将会下到县城和乡镇,甚至是乡村里,了解和指导他们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要看哪些人比较努力,能不能有点才干。
要是想躺平摆烂,只是想下去逛一圈回来,那他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可惜张家乐注定了和孙连城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工作可能需要持续好一段时间了。
而在市里,孙连城也在推动另一项工作了。
文山市的情况太乱了,他需要重组文山市的政府部门,改善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态度,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当初在平州市建设的政务服务中心和司法服务中心就可以拿过来用了。
当初这一套做法是推广到平州市了,但其他城市未必就会学了去。
至少文山市这边到现在都没有学!
以前石亚楠那届班子接手文山的事情,问题太多了,财政也没钱,只能想办法先搞经济。
孙连城上任文山市长后,也是有一堆烂摊子,经济和财政方面都不好。
那个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先稳住情况,发展起来了再说。
如今有了条件,自然就要做得更好了。
因为已经有了先例,所以其他人也无法反驳。
这个提议通过之后,文山市的各个区县都开始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市里也要有一个。
所以各个区县的办公地址都要改建,各方面的工作就多了。
孙连城需要协调这些区县,和那些县委书记、县长等人沟通好,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意图。
甚至为了这个事情,他们还派出了一队考察团,前去平州市考察调研工作。
等他们从平州回来,自然就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平州市那边也可能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好和更坏都有可能。
但是总体来说,对于推动文山学习先进经验是有帮助的。
文山市以前大搞排场,形式主义非常严重。
经过了石亚楠和孙连城两代班子的努力,总算是扭转了一些。
但现在都要进入了新时代了,更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政府这边要是不能转变思想,不想着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后怕不是要有不是破事儿被曝光出去了。
孙连城可不想在自己辉煌的政绩之下,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出来恶心人。
所以趁着现在能够做主的时候,马上就推动了这些政府部门的转型。
市区的几个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开始建设,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培训工作也要开始了。
孙连城偶尔还需要去给
同时,在政法体系和纪检工作方面,也要推动他们工作的方式方法革新了。
政法专题会议召开了几次,都是为了改进工作的部署。
从财政方面拨款购买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又建设了一个统管全市的监控中心。
包括公安、交警、检察院、法院和纪委等部门的执法人员,也要配置执法记录仪等设备。
好在文山市的财政方面可以支撑得了,所以就先在市区开始推行了。
就为了这个事情,专门研究和生产这些设备的小弟们又多了不少订单。
这些事情纷繁复杂,孙连城作为一把手,也是要忙活了半年左右,各方面才陆续走上正轨。
文山市就在孙连城的带领下,继续大力搞发展,不断推动各方面的进步。
属于孙连城的时代仍然在快步前进,仿佛一切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省里的人事调整也开始了。
特别是孙连城明面上的靠山、省委专职副书记崔至强,终于明确要调任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