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 第140章 文山大发展,省里换届忙

第140章 文山大发展,省里换届忙(2 / 2)

难的是怎么监督和监管,确保征地补偿顺利发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会出现其他乱子。

这方面只能在组建负责分管的项目部时,建立监督和监管队伍。

同时小弟王建华也要派人随时跟踪,万一那些人官僚作风太重,欺上瞒下呢?

各方面的工作确实太多了!

孙连城每天都要工作很晚,周末都没有多少休息。

安排好了这些,他又要去调研国企和其他企业,想办法拉动他们发展起来。

以前他在平州市就是负责工业建设的,带动几个企业发展不算什么难事。

但首先也要改革他们的管理体制,换人的同时也要换思想。

幸好他现在是市长了,市国资局也属于他管辖的范围。

私企的情况他没法插手,国企这边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改动了。

天天都是在开会和商量各种事情,确实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除了这些工业企业发展,孙连城很快又盯上了农业方面。

文山市可是汉江省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全市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前面那个腐败分子钱惠人就和商人勾结,搞了个大豆生产基地。

结果后来因为腐败案发,彻底告吹了。

现在孙连城又看上了这些,打算推动一个大型农牧公司过来投资。

结果他这边刚刚露出了意向,远在汉东省的小弟赵桁就毛遂自荐了。

按照他的话说,他在汉东省也是靠农业和运输起家的,这方面经验丰富啊!

后来他还真的带队过来考察,并且决定投资几十亿,分别组建小麦、棉花和大豆生产基地。

这本来是个好事,但是赵桁的农业公司因为资金充足,能够使用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人工的使用就少了。

相应的,农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可能会增多,又给孙连城带来了就业压力。

一个个问题不断出现,孙连城只能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哪里还能顾得上其他事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裴一泓要正式晋升。

和新来的省委书记何新钊交接工作后,就飞到京城去了。

何新钊属于空降,刚好五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赵安邦都感觉自己没希望更进一步了。

不过现在他还能稳居省长位置,于华北却是以省委副书记,兼任了省政协的一把手。

级别是上去了,有了正部的级别和待遇。

但也正式宣告他即将退居二线,仕途生涯到此结束了。

半年后于华北卸下副书记职务,空缺出来的省委副书记职务,竟然是崔至强这个常务副省长拿下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崔至强要么是接替赵安邦的位置,要么就是调任其他地方当省长去了。

除了他们之外,省委和其他城市也开始了一连串的变动。

省委常委、宁川市委书记王汝成,也就是赵安邦的得力干将,被调到西南某省,担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他算是进步很快了!

前几年只是正厅级的市委书记,孙连城调到汉江省后,他们宁川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他才顺利进入省委常委序列。

如今两年多过去,王汝成又顺利冲击到正部,升官是真的快!

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上面也非常看好他。

估计裴一泓也在使力,所以未来一片光明啊!

没多久,和他一起搭档的宁川市市长,副省部级干部,同样调任东南某省担任副省长,后来更是兼任副书记!

对于这些调出去的人,孙连城就没有那么关注了。

但是汉江省内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动,他也是要了解和关注一下的。

何新钊就职仪式上,孙连城实在没空过去,是石亚楠代表了文山市拜会了新书记。

听说石亚楠又当着新书记的面提出了辞职,不过何新钊没有同意!

裴一泓是升上去了,又不是退休,他怎么敢一上任就撸了裴一泓的一员大将?

哪怕是真的要调动,至少也要再等等。

文山市这边不动,其他地方的人就蠢蠢欲动了。

比如宁川市作为副省级城市,一下子就把两个位置空出来了。

两个副部级的位置啊,争夺可谓是非常激烈!

隔壁的银山市委书记章桂春就上下活动,跑去和新书记混个脸熟,也想争取调去宁川市。

可惜最后被赵安邦和于华北否决了!

他们知道这个章桂春的底细,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看到两位搭档都这么说了,何新钊初来乍到,也不敢强行通过。

最后还是推荐了平州市委书记丁小明,担任宁川市委书记,同时进入省委常委!

至于市长的职务,是从南部的一个城市调了一位老资格的市长过来。

平州市委书记的职务空缺,又免不了一番波动。

但无论如何,这些事情暂时都影响不到文山市。

反而是因为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导致新书记何新钊不得不安排起了下去调研的工作。

第一站是去南部城市,孙连城和石亚楠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安排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