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视察发展结果(2 / 2)

首先是农村那边,自从饲料厂建成投产,以农业公司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规模化养殖业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每个乡村至少有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无论是养鸡、养鸭还是养猪、养鱼,反正每个村里都有。

孙连城和齐伯远他们在参观的时候,也没有嫌弃这些养殖场的味道大,而是津津有味地听着养殖场主或者是负责人的介绍。

听着他们述说着养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现场给他们想办法去解决。

其次就是视察了种植蔬菜瓜果的种植基地。

赵桁的农业公司其实已经在其他地方开设有不少农业生产基地了,但也不可能就满足了。

这里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补充,不然以后肯定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所以蔬菜大棚陆续建立,分门别类地规划了很多生产基地。

还依托了山区的一些地形,种植一些水果,但这还不是主要的。

他们已经不用孙连城去教,直接发现了种植茶叶的好路子。

今年开春之前就已经承包和规划好了好几个大中型的茶叶种植园。

这些地方需要投入的比较多,也招募了不少固定的工人,以及一些临时务工人员。

为了服务好这些种植、养殖的行业,他们在县城里建立一些小型加工厂,对一些产品进行初步的加工。

比如蔬菜,运送到这里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包装,然后才能运输到城镇的商贸市场里销售。

李成才他们开设了自己的连锁品牌店,有专门负责销售的网络。

赵桁这个农业公司也是有计划的生产和销售,总体上不至于依赖别人的销售渠道。

以农业公司为纽带,把这么多乡镇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养殖、加工、销售体系。

如今那些人伸手的地方里,情况最轻的就是农业公司。

毕竟是对接了农村和农民的,很多人也不好意思伸手了。

但是赵桁派出的那个小弟可没有孙连城这个老大可以依靠,他们就非常自觉地送了一些出去。

看到他们这么自觉,各方面的掣肘自然没有了,投资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这也就使得小弟赵桁的农业公司开辟了新的分支,成功发展壮大了。

他们还投入了上百辆中小型卡车,从县城到乡镇、农村,形成了一个整体,为农户运输饲料、化肥、农副产品等。

从县城到乡镇、农村,逐渐呈现出人来人往、车流如织的景象。

以前孙连城刚来的时候,道路上没有多少车,看起来李达康修的路都回不了本。

可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一切都不一样了!

看着这些彭勃发展起来的产业,齐伯远心里是美滋滋的。

虽然主要工作还是孙连城牵头的,但是他这个县长肯定要拿头功了!

“好,非常好啊!”

“金山县的人民苦了很多年,现在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

“我们这些县里的领导,总算没有辜负金山几十万人民的期望。”

“连城同志,你们现在已经开了个好头,但也不要骄傲自满,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让大家都富起来!”

孙连城连忙答应道:“齐县长您放心,这些事情我都盯着,耿副县长他们也没有放松,一定能够让这些投资商发挥好带头作用,把金山县的经济带动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口袋子鼓起来!”

耿瑞林也跟着说道:“没错,我作为分管农业方面的副县长,对这些产业的落地是非常高兴的。接下来我们会再接再厉,一定做好服务工作!”

齐伯远哈哈一笑说:“那就好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人民群众的笑脸了!”

一行人又去了山里的建材加工厂。

他们依托于山里的石材和粘土等资源,建设了这个规模不小的企业。

虽然现场的声音嘈杂,但是看到一副热闹的工作场景,总好过一动不动吧?

而根据建材工厂负责人的汇报,他们因为有了县里的采购,市里的销售也多,所以工厂已经开始见到了效益。

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实现了数百万的收入,长期来看,大家都很有信心。

孙连城知道这还只是刚开始呢!

除了城市里,以及县城、乡镇的发展,农村里难道就不需要了?

接下来的几年里,肯定是农村建新房子的高峰。

特别是现在这些产业带动起来后,大家有钱了,肯定要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多添置一些家具和电器。

所以不用想也知道,后面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里,金山县发展的高峰期即将到来了。

接连两天的时间,孙连城他们一行人跑遍县里大部分地方。

参观了所有的新工厂建设和生产情况,也视察了种植和养殖基地的情况。

看到了很多成果,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

不过总的来说,齐伯远对这一次的视察情况非常满意。

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山县的发展日新月异。

他这个县长作为经济方面的负责人,当然是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