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旧案(2 / 2)

到了这时候,朝堂上几乎已经是人人自危了。

至于国子监监丞张珣,下场很惨,皇帝入殿后,直接下令,五马分尸,就在大殿外。

可想而知,当散朝之后多少大臣回到了衙署,回到了府邸,会和心腹研究要不要造反,或是谁准备造反,咱跟着谁混比较好。

可以这么说,从那一天开始,想造反的,准备提前动手了,不想造反的,被逼的不得不造反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朝皇帝还突然病了,宫中传出的消息,说是皇帝被气的,一病不起。

这也就导致了老二姬承凛,提前行事,属于是官方记录第一个造反的,在京中造反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几个衙署后,说服了两支京卫,并强行控制了兵备府,最后半吹牛b半说实话告知所有人,他现在手里握有多少折冲府,多少京卫,多少将军,以及获得了多少世家和官员的支持。

六日,只用了六日,姬承麒用极为铁血的手段,没有让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最后京中八千兵马,京外三万多悍卒,占了京中,进了皇宫,穿上了龙袍。

当皇帝后,姬老二每每回想起这件事,无不后怕,无不暗道侥幸。

当时他也是犹豫不决,因为计划是元日,那时候,他手下的兵力更多,支持他的人也更多。

原本他不是准备再等等的,唐破山派人告诉他,整件事不对,完全不对,马上动手,再等下去的话就算占了京中夺了皇宫,失了却是整个江山,如果不能稳定京中形势,元日过后,将会有层出不穷的反贼让整个国朝陷入战火之中。

姬老二身边的人,包括周玄,所有明里暗里支持他的人,都觉得应该再等,现在动手,成功的机会不到三成,只要到了元日,机会至少有七成,乃至八成。

姬老二听从了唐破山的建议,一个字,去他大爷的干!

最后,莽成了。

事后复盘整件事,姬老二这才搞清楚,从鄂国公离京,一切的开始,到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关联的,所有的事情,都能联系到一起。

就仿佛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推动这一切,让整个京中,整个国朝彻底乱起来,最终让姬家江山分崩离析。

一件事就能证明,那就是各地的奏折,各地官府和折冲府的不合,如同快要生死相斗的相互攻讦,十封奏折里面,一半都是假的,一半根本就不是来自各道折冲府与各城府衙的,全被掉包了。

那些各地派来的骑卒、信使,有一半都死在了京外,被冒了身份,换了信件与奏折。

再说起初,最先出京的邱谨,死了,手下京卫哗变,被乱刀砍死的。

至于鄂国公,回京后活蹦乱跳,天子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他,结果这老头很懵,他是真的病了,也是真的莫名其妙的好了,真不是为了躲灾,他自己都懵懵的。

天子一看这家伙和个老糊涂似的,你快滚一边去吧,退位让贤,让宫万钧顶了你当八公吧。

还有草原人,更扯,明明已经集结了,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和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虚惊一场。

所有的乱象,所有的危机,所有的怪事,随着姬老二入主皇宫,随着他迅速稳定京中局势,随着他立马高度统一兵权并派人说服了各地世家豪强后,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危机,仿佛瞬间都消失了一样,从未发生过似的。

唐云瞅着姬老二,服了。

两年多了还没个头绪,心得多大啊,不赶紧组建亲军营查清楚怎么回事,你这龙椅坐的安稳吗,晚上你能睡得着吗?

一时之间,唐云后悔万分,自己可能来早了,以为老二好歹登基两年了,过来抱大腿,吃香喝辣。

现在这一看,这就是个棒槌啊,他不抱自己的大腿就不错了,要是不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说不定有一天老二还得拖家带口跑南关求自己率领各部战卒帮他复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