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归京的消息,入夜前便传遍了整座京城。
各家府邸,大部分府邸,尤其是读书人、文臣们,很开心,但没开心太久。
好消息,陛下回来了,而且还开朝了。
坏消息,三省六部九寺十二监,足足有四十二个官员被收拾了。
最严重的,也就是太仆寺少卿纪逍群,当殿摘了玉带扒了官袍,失了官身不说,还会被大理寺彻查一遍,天子的意思很直白,有罪,要查,没有罪,编织罪名也要查!
纪逍群是年前才上任的,也就是天子离京之前那一个月当的太仆寺少卿,他的前辈,上一任太仆寺少卿,高升了。
上一任太仆寺少卿高升,是因每天研究唐云在边关搞的那些商队评级,就是甲乙丙丁四等,并且整理成册以奏折的形式呈到了宫中。
这位太仆寺少卿的亲族名下有几支商队,跑的正好还是南关,反正是过评级了,血赚。
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这家伙一副想要大肆推广这种评级的模样,还说北关、西境、东海都可以这么办。
后来南关的事情逐渐清晰了,唐云成了有功之臣,天子也是越看这位太仆寺少卿越顺眼,正好年限也到了,直接高升到太常寺当寺卿去了。
他一高升,纪逍群也就高升了。
可惜,纪逍群的前辈,因唐云高升,他却因唐云失了官身,跌落尘埃之中。
各衙署都有官员被惩治,最轻的都是罚俸之后闭门思过。
没有任何臣子不满,因为天子发现了一件事,并且让群臣明白这件事究竟有多么的荒诞!
那就是朝廷的运转方式,三省六部九寺十二监,那么多衙署,看似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实则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
每一个衙署,别说缺了主官了,哪怕是丢了一两个中级官员,整个衙署都会处于极为混乱的境地。
一个衙署连官带吏,少的五六十号人,多则上百人,就说六部吧,最大的是尚书,如果尚书走走道被马车给创死了,短期之内,是二把手左侍郎主政。
如果当时尚书被创死的时候,左侍郎站在旁边,俩人都挂了,那么按照流程,短期之内的右侍郎主政,他说了算。
那么要是连一个尚书带上俩侍郎,一车创死仨,那就往下排,四把手郎中说了算。
正常流程就是这样,往下推,往下顺。
然而唐云这一通连抓带抢的,让君臣猛然意识到朝廷是有多么的可笑。
管理天下的朝堂,各部衙署,平和的外表下,掩盖着多么严重的混乱无序。
还是拿六部举例,尚书挂了,正常情况是左侍郎上位。
就这一步,最正常不过的一步,第一步,各衙署,十个里面得有至少五个要卡壳在第一步上。
首先,二把手和三把手很有可能不对付,这种情况在各衙署简直在正常不过了。
职务上,分二把手和三把手,工作上,各管一摊,经常出现谁也不服谁的情况,需要一把手尚书来进行矛盾调和或是解决纠纷。
然而二把手和三把手呢,都有自己的班底,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人呢,还代表着背后不同的势力、世家。
老二和老三不对付,他们
其次,无论是二把手还是三把手,都不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
就和一个公司似的,业务是业务,技术是技术。
老总在的时候,各司其职,居中协调。
老总挂了,业务和技术不对付,管业务的市场总监想当老大,技术部消极怠工,交不了单。
技术部的项目总监想当老大,业务不不作为,公司没收入,维持不了运转。
最后,公司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了,因为内斗,因为谁也不服谁,因为谁都想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