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品悍臣 > 第796章 风云诡谲

第796章 风云诡谲(1 / 2)

众所周知,大皇子,未必会是太子。

太子,未必会是未来的皇帝。

天家的事,说不准的,乱七八糟。

太子,也被叫做储君。

何为储君,就是如果天子挂了,出意外了,比如走走道摔死,下冰雹被砸死,出门被雷劈死,那么储君就会马上继位维持稳定。

事是这么个事,不过没有哪个天子说刚登基就马上立太子,自己还没当过瘾呢,先指定接班人,心里多少不舒服。

姬老二登基后,同样没有马上立太子,群臣也没催,一个是因为新君登基没多久,再一个是新君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

天子一共四个孩子,仨儿子一个闺女。

大皇子也就是老大,今年十九岁,大名姬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三五年天子要立太子的话,老大姬景应该是太子。

不止是因为立长,主要是二皇子三皇子硬性条件不够。

老二姬景,最受天子宠爱,天子登基后,自己都不过生日,老二诞辰的时候,大办特办,勒紧裤腰带办,还夜宴群臣收了不少贺礼。

值得一提的是,轩辕家也派人去京中送礼了,送了一个什么玩意勇气之矛,说是山林中哪个部落的至宝,百病不侵如何如何的。

这位备受天子宠爱的二皇子,其实生病了,京中无人不知,用直白并且有点难听的话来说,叫做二皇子身体抱恙,用委婉点的说法,这二皇子就是个傻子天生呆捏搁村里都娶不到媳妇那种。

或许是从小就生病,也或许是自幼长在天子身边,反正天子最宠的就是老二。

至于老三,刚断奶没多久。

老四是位公主,尚在襁褓中。

因此这天家贵胄,皇帝的直系亲属,只有老大活跃在外朝群臣的视线中,偶尔也会上朝,或是被他爹交代一些事情去各衙署历练历练。

照这么看的话,姬盛他没毛病,天子要是马上立太子的话,可以立大皇子。

实则不然,群臣心里和明镜似的,这位大皇子,不能立,至少不能马上立,天子要立,群臣都不带同意的。

作为天子的亲儿子,长子,父子二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前朝末期,宫中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所有亲王有孩子后,不留在封地,而是送到宫中,宫中养一段时间,封地中的王爷名声越大,他儿子送到宫中后待的时间越长。

姬老二在齐王府的时候,属于是皇子中不太出彩的,可架不住他是老二,这也就导致了前朝太子想方设法让他亲儿子一直留在京中。

所以说当今大皇子,并非是在他亲爹姬老二的陪伴下长大的,今年十九岁,天子登基之前一直在京中。

十二岁之前,姬盛在宫中,十二岁之后,在京中齐王府。

说的再通俗点,对姬老二来说,姬盛虽然不是隔壁老王的,却是隔壁老王一手养大的。

天子登基后,父子二人才算是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问题是长达十九年里,这位大皇子一直缺少亲爹的陪伴,反而是和前朝皇帝与前朝太子相处的时间更多。

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当今天子的骨肉,而且自幼聪明文武双全,外朝臣子也对其赞誉有加。

天子离京南巡,主持朝政的是中书令婓术,没说监朝的是谁,却要求大皇子姬盛每天参加朝会,每天都要去。

然而就在天子离京后,京中得知天子已经到了雍城后,大皇子姬盛找到了婓术,要求京中进入类似于戒严的状态,京外包括京卫在内的各营,每日枕戈待旦。

这么做倒也没什么错,毕竟他爹不在京中,已经确定了到了南关,防患于未然嘛,一系列建议也没什么可怀疑或是指责之处。

婓术觉得大可不必,这么搞的话人心惶惶,越是如此,反而越是令百姓不安,没必要,出任何事都有先兆,想要迅速集结各营不过是忧兆之间,大皇子此举未免太过杞人忧天。

大部分兵权在婓术手中,大皇子只能作罢。

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大皇子开始亲自视察各营了。

到了这时,也能说的过去,毕竟姬盛的建议没有被婓术采纳,他去了解了解情况,给各营将军打个预防针也说的过去,毕竟才十九岁,不是那么成熟稳重。

事情发展到这里,都能说得通,也都能理解。

结果大皇子有一天突然没上朝,婓术下朝后命人去问,这一问才知道,离京后没回来,去昌阳了。

昌阳那是什么地方,好几万军伍,属于是京中最后一道防线!

从外面打到京中,昌阳是京中最后一道防线。

要是从昌阳打京中的话,那京中就成最后一道防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