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不喜欢这些酸儒的缘故,气量小,睚眦必报,就长着一张嘴,什么都不会干,帮忙帮不上,捣乱第一名。
御医给晕死过去的吕昶纹搀了出去,天子没有任何关切之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吕昶纹退场了,座次肯定是要变的,右手边第二个位置空出来了。
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周玄来到陈怀远面前,轻声开口,一句话,陛下,欲在席间询问唐监正山林诸事。
陈怀远脸上闪过一丝极为莫名之色,点了点头,紧接着,便将唐云带到了原本属于他的位置,也就是右手第一个,紧挨着天子,至于他这位工部尚书,则是坐在了第二个位置,原本属于吕昶纹的地儿。
这一幕,着实令在场所有人揣测纷纷。
天子登基后,最是注重规矩,或许是他本身就不是按照规矩登基的,因此想要告知天下人,登基后他会按规矩来。
除此之外,他也极为尊重京中的名士大儒,对武将们比较苛刻,对文臣则是极为宽容。
然而今天到了雍城,天子接二连三破了规矩,破了他这个皇帝极力遵守的规矩。
原本应是贺将士们的庆功宴,气氛变的有些古怪。
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天子的变化,仿佛在洛城待了几天后,整个人都变了。
随着君臣全部落座,太监们川流不息,火炉、菜肴、酒水,眨眼间就被摆了上来。
盘膝而坐的唐云越发的不自在,天子总是有意无意的望向他,每每望向他时,四目相对,这位皇帝陛下便会露出微笑,然后微微颔首。
这让他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学生时代的时候上课不认真听讲,和自己玩的非常好的同学,突然扭过头,正好俩人都看向对方,然后再嘿嘿一笑。
火炉点了好几个,驱散了暖意,随着天子举杯,气氛终于热络了几分。
“南军戍边,战必胜、攻必克,卫社稷、护黎元,今为我大虞出塞入林,联诸部之盟,慑宵小、靖不臣,壮哉、勇哉,朕,敬我南关虎贲!”
南关佬们连忙举起酒杯,宫万钧作为代表,也得走个过场。
老帅双手举杯过额,腰杆挺得笔直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声音浑厚。
“臣与南军上下万死不敢当,臣代南关披甲同袍,谢陛下圣恩垂念,今日陛下亲至雍城,以九五之尊敬我南军,这份恩荣臣等记在心里,也必会传于麾下儿郎,不负陛下今日之誉、朝廷多年之养。”
老帅在京中混过,规矩懂,话术明白,一通感谢,感谢兵部多番支持,感谢工部军器调度,感谢户部拨下钱粮,感谢天子,感谢天子,各种感谢天子,总之,没有朝廷,没有宫中,就没有南军的今日如何如何的,全是场面话。
作为京中佬中最了解南关情况的周玄,听的直咧嘴,你应该感谢你闺女,感谢你闺女勾搭唐云,感谢温宗博带着唐监正出道,没唐云,光靠朝廷,靠京中,今年过年你们南军能不能吃上肉都是两说。
很多事就是这样,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但不能说,说出的话,必须是人们想听的话,真假不重要,上位者听的开心才重要,哪怕上位者也知道这是屁话!
为武将们请功,不是朝堂开会,天子知道南军需要一个答复,一个态度,越直白越好。
再次看了眼唐云,天子刚要拿起酒杯,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
“唐监正,本将敬你一杯。”
开口的,正是柱国将军郭臻。
举杯起身,郭臻正色道:“本将是粗人,说不得漂亮话,本将只知,国朝有唐监正这般人才,朝廷福气,兵部的福气,唐大人有苏秦之才,单靠一张嘴便为我大虞朝打下了这么大的疆土,本将,佩服。”
话音落,席间的气氛,南关佬无不变色,尤其是谢老八,抓着酒杯的指尖有些发白。
苏秦,评价很高,凭口舌佩六国相印,相当牛逼的人物了。
但是,苏秦最出名的是口才,出道之后,靠的,也是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