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品悍臣 > 第744章 矛盾初显

第744章 矛盾初显(1 / 2)

天子与大帅,外加一个内侍,走出帅帐时,两位尚书,陈怀远与江芝仙对视一眼,无声叹息着。

两位老臣敏锐的注意到,天子面色有些不好看。

宫万钧同样如此,跟在后面,低着头,老脸上满是无奈之色。

俩尚书都知道,天子会提让宫万钧入京这事儿,这一看就是没谈妥。

只有周玄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的确是没谈妥,但不是宫万钧拒绝入京。

老帅说可以,别说卸了大帅之职,入京后不担任上柱国都没问题,他不在乎军权,他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接替他的人能否和唐云配合,能否与军器监的人马亲密无间。

相比这件事,老帅都不是很在乎接替他的人能否在南军服众。

这便是天子面色有些不好看的缘故。

就在今天,也就是刚刚,天子通过宫万钧的亲口诉说后,这才明白翁婿二人的情况比朝廷、比宫中、比京中所有人想的还要复杂。

翁婿二人的磨合期,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中,两个人吵过无数次,翻脸过无数次,令各营将军,满城军伍,大帅府官吏们,无数次为难,无数次不知所措。

唐云,真的没白心疼他老丈人。

宫万钧讲述这些事时,没有任何歪曲、断章取义或是遗漏,是踩一捧一了,捧的是唐云,踩的是自己,完全不在乎天子会不会看低自己,质疑自己。

老帅说自己做过很多次错误的判断与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事后会证明唐云的选择和执拗是正确的。

并且老帅直言不讳的说他自己岁数大了,思维根本跟不上唐云,理解和接受能力也远远不如军器监中的那些年轻人才,更没有唐云那么强的进取之心。

这也是老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任何接替他担任南军大帅的人,必然会在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身份上的威严,也就是南军大帅这个身份。

这个身份,很难与军器监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甚至更多时候需要退让。

第二个问题,立场问题,南军大帅,优先考虑的是南军各营军伍,然而唐云这伙人,更加看重山林各部。

说句直白的话,老妈在食堂当打饭阿姨,见到亲儿子还多盛两勺肉呢,更何况南军大帅。

那么接替宫万钧的人,是否会容忍唐云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山林与各部异族,又是否会一次又一次跟着唐云冒险,不在乎世人如何看待,不在乎朝廷是否猜忌,任由唐云不断的剑走偏锋?

城中数万军民,山林二十余万各部族人,所有人的命运,都由两个人做决定,南军大帅,以及六大营军器监监正。

如果这两个人不对付,无法配合亲密无间,后果可想而知。

宫万钧提出的问题以及他的顾虑,很尖锐,并且直言不讳的告诉天子,这个人选一旦挑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不堪设想,不止是会阻碍山林发展大计,甚至有可能让有功之臣寒心,之前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

现在宫中和朝廷要挑的南军统军之人,不应只看重治兵的能力,应看重为人处世。

如今雍城需要的是团结,而非东风压倒西风,想接替南军大帅,这是最基本的,这个人必须足够大度,足够体谅,而且会尽快接受新鲜事物,甚至要做好被唐云质疑乃至丢人的心理准备。

天子没有上马,没有进入马车,而是背着手沉默的走着,上千人跟在两侧,跟在身后。

周玄知道,天子在思考,在权衡

今日之前,天子知道唐云和宫万钧闹过矛盾,只是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有好几次俩人都直接掀桌子了,谁都不退步,还斗智斗勇了很多次。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在军中,出现在各营,要是叫兵部、叫朝廷知道了,二话不说,先各打五十大板,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直接大换血。

相比文臣集团,军中,更怕出现这种内部不团结的事。

文臣勾心斗角,最多死几个人,死几家。

军中不团结,那就不是死几个人,死几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