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现在,不提城内,只说城外,四门根本不关,仗着是雍城的战略合作伙伴,仗着军器监天天下订单,城外大集市套着小集市,作坊区连着简易民房,城外仓储区一个接着一个建盖了起来。
良性循环,盖的越多,缺的人越多,缺人了,来的人就越多,来的人越多,发展越好,发展越好,府衙越赚钱。
要么说柳朿脑子不好呢,什么政绩、名声、官声,根本不在乎什么上缴朝廷税银,见了钱也不留,每天官吏们什么都不干,就研究怎么花钱。
到现在了,府衙的钱是越花越多,城里城外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
唐云带着人去山林讨伐蝮部之前,制定了好多政策,其中就包括了洛城可以接纳流民,同时避去所有繁琐的手续与规矩,招揽大量城池的百姓。
百姓的心里是有杆秤的,哪能赚钱,哪不赚钱,哪能过好日子,哪连生存都生存不下去,心里和明镜似的。
现在洛城能建的建的差不多了,能盖的也都盖完了,自然不需要再毫无节制的接收百姓了,非但不能接收,反而要还回去不少,毕竟人就是生产力,各地官府也不愿意将城中那么多人都送走。
这就导致了许多百姓想方设法留下来,就如同柳朿面前的老鸨子,带着一群小姐妹们过来当个手艺人,如今要她们回去,怎么可能心甘情愿。
就是回去了,一个月往死里干,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干,哪怕磨卷边了,一个月都没在洛城几天赚的多。
“你出自秧城是吧。”
柳朿到底还是心软了,平常也习惯了,连声音都没刻意压低。
“本官给你指条明路,将消息传出去,告知乡亲们,洛城再舒坦,那也是仗着本官的好兄弟唐云唐大监正的光,止步于此了。”
非但没有刻意压低音量,柳朿反而扯着嗓子搁那喊:“去雍城,去山林,本官也不瞒你,这就是陛下南巡了,本官的唐兄弟要将这事儿拖到年后,若不然…”
说到这,柳朿顿了顿,一副卖个关子的模样。
老鸨子急的不行,都双手抓着柳朿的胳膊了,摇啊摇的:“大人您说嘛,您快说啊,这话说一半憋在那,人家心里都起痒,痒死了。”
“哈哈哈哈。”
还穿着官袍的知府大人,直接大庭广众之下在人家老鸨子屁股上狠狠捏了一把。
“原本本官的好兄弟唐大监正是要在年前定下此事的,雇佣大量百姓前往山林,签写书约,有长期亦有短期,与各部混居,去做工,去建房,去开垦荒地,去放牧养殖,只要有一膀子力气的,怎地都能赚钱,去了山林就赚钱,便是你和你的姐妹们也可去,山林赚一份儿,军器监还能发一份儿,做个三五年,一辈子衣食无忧。”
老鸨子双眼放光:“此话当真?”
“本官何时骗过咱洛城的乡亲们。”
“大人仁义,成,成成。”
老鸨子再次朝着柳朿抛了个媚眼,迫不及待的回去和小姐妹们商量去了。
柳朿抚须一笑,带着俩跟班狗腿,继续满城瞎溜达的去了。
殊不知,三丈外的一顶轿中,一个男人紧皱眉头。
“此人,便是老八与牛犇多次提及的柳朿,爱民如子的洛城知府柳朿?”
“正是此人,老奴当初来洛城时见过数次。”
“荒唐!”
姬老二放下轿帘:“堂堂知府,怎地是如此做派。”
天子内侍周玄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堂堂知府怎么如此做派,是但凡和唐云沾点边的,都是这个鸟样,只要不说是干什么的,光看做派,和臭无赖没太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