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品悍臣 > 第549章 中书令

第549章 中书令(1 / 2)

京中,斐府。

作为距离宫中最近的一处府邸,每日上朝时,牌坊下总是会聚集很多官轿。

只有当斐府的官轿出来时,其他官轿才会悄声无息地跟在后面前往宫墙之外。

每当京中出现一些变化时,或是即将出现一些变化时,官轿会更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尚书大人的官轿。

因斐府的主人叫斐术,三省中的中书省中书令。

三省,和黑吉辽没关系,是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理论上负责的工作是协助天子草拟诏令以及各项决策,也叫 “定旨出命”。

说直白点,就是宫中要干什么事,然后中书省做几个方案,最后选出其中一个比较完善的版本进行修改补充,之后定版,也就是 “正式诏书”,最后一步是返给宫中,天子如果满意的话写个 “敕”字。

到了这一步并不算完,也算不得可以执行的政令,之后就涉及到了三省中的门下省了。

门下省拿到定稿后,开始审核,如果没什么问题了才会下发下去,算是正式生效,成为真正的政令。

至于执行这个政令的,则是三省中的尚书省,负责将经过中书、门下二省的皇帝诏敕,细化成具体的政令,交给六部九寺去执行。

三省,中书省负责制定,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肉分五花三层,人分三六九等,各衙署也是如此,九寺有实权部门,也有闲散衙署,六部也分强弱,至于到底六部之中是礼部权力大一点,还是吏部拳头比较硬,尚有争论,不过要问最没牌面的,必然是工部。

三省同样,不是说制定政令的中书省最厉害,门下省能审核它,觉得不行可以打回。

能够打回政令的门下省也不是说话最管用的,因为他们只能打回,能卡脖子,却不能制定政令。

至于尚书省,接触最多的是六部九寺,因此很多时候这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当政令实在面临无法执行的时候,尚书省就可以带着六部九寺的官员指责中书、门下二省。

不管怎么说,三省六部九寺十二监中,肯定是三省大权在握。

作为中书省中书令的斐术,也素有宰辅之称。

自从得知了南关可轻易获得二百万贯后,这几日朝堂天天研究这事,北关战事已经没什么人谈了,守城作战是北军的拿手活,只要钱粮能到位,来犯之敌全干废。

朝堂上吵吵闹闹的,各部都想分一杯羹。

吏部想安插一些官员过去,掌握实权。

礼部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化,他们礼部应该过去教化山林各部,教他们守规矩懂感恩。

户部说你们礼部算是想瞎了你们那颗感恩的心了,山林各部连汉话都不懂,怎么教化,这事关钱粮,还是户部掌大权才对。

工部也是胆肥了,梗着脖子说军器监是工部管辖,矿也是,他们才是话事人。

兵部倒是没动静,现在也就兵部还在研究北关战事的事了。

就连刑部都想凑凑热闹,说雍城的情况比较复杂,好多百姓都被调了过去,治安问题…

刑部都没说完,就被其他各部喷了一顿,连工部都跟着一起骂。

整日吵吵闹闹的,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几乎不开口,只在下朝之后召集三省大臣与各部尚书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