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唐云和宫锦儿在一起,并非整日就知摸摸搜搜,也谈了不少正事,包括对各大营的安排。
宫锦儿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长远来看,风险最大,收益最多的,一定是商队。
最为稳定的,风险最小的,必然是养殖场。
要说没风险的事,一定是修护城河,毕竟雇佣的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南军也等同于是为地方官府与朝廷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只是关于修护城河的工期,赵菁承也没办法做出一个准确的估算。
意外因素太多,护城河不是修在城墙里面的,大量百姓出去上工,一旦异族打过来,百姓就必须要回城,即便斥候、探马可以提前示警,大量的工料却带不回来。
很多事细节上都有疏忽,宫锦儿与唐云探讨了许久,前者最为担心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商队赚钱了,只有一支大营能够享受其福利,其他营怎么想的?
修护城河这事,更多的是帮助老将军赵文骁一人,对麾下其他军伍来说没什么实际利益。
养殖场是最稳定的,现在是唐云说了算,将军们说了算,日后唐云走了呢,将军换了一茬呢?
之前唐云考虑的还是不够全面,针对细节,宫锦儿不断完善,这才有了今日帐中的会议。
“商队所得利润统一交给大帅府,军器监监督,这些钱财优先下发抚恤、妥善安置因伤病卸甲的军伍…”
“养殖场肉食优先供应军中,包括隼营,我一视同仁,当足够供应军中肉食后,养殖场可以售卖肉食,所得利润同样交给大帅府…”
“南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自给自足,这一点,我没办法改变,朝廷也不允许我去改变,如果我强行去改变,只会害了大家,所以希望诸位将军都明白一个道理,养殖场也好,商队也罢,所得利用,只能用于卸甲老卒,不能用于现役军伍…”
“总而言之一句话,六大营利益均摊,风险共担,说白了,就是六大营外加新卒营,都是南军,都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我要说的事,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我反对!”谢老八霍然而起:“你找死不成!”
唐云猛皱眉头。
谢老八也顾不上演了,气急败坏的叫道:“你这蠢货想过没有,只是各营凑份子做了买卖营生安顿卸甲老卒,朝廷便是追究,兄弟们也有开脱的借口,你如此大张旗鼓,六大营都参与进来了,一营不落,如南军共同行商贾之事,一旦叫朝廷得知了,定会问是谁出的主意,到了那时,您唐云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话糙理不糙,其他将军不由的点了点头。
唐云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从南军的角度上来看,这无疑是最为妥善的方法,问题是等于是唐云一个人将风险全担了。
到了那时朝廷会不会找南军的麻烦不知道,反正一定会找唐云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