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没事。”他声音有些沙哑,“爹,这道菜……问题很大。”
他强忍着不适,又依次品尝了店里常备的几样菜:鱼香肉丝(鱼香汁调配失衡,酸甜辣混乱)、红烧茄子(茄子吸油过多,腻口,酱油发苦)、甚至连最基础的酸辣土豆丝(土豆淀粉未洗净,口感粘糊,醋的品质差,只有尖酸没有醇香)都没放过。
每一次品尝,都是一次新的折磨。“神之舌”如同最严苛的质检员,将每一道菜的缺陷赤裸裸地摊开在他面前,精准到令人发指。他的表情时而扭曲,时而痛苦,时而绝望,像是在进行一场味觉上的凌迟。
林国栋看着儿子如同试毒般的痛苦表情,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他虽然尝不出那么细致的毛病,但也知道自家的菜肯定不怎么样,可看到儿子这种反应,心里还是堵得慌。
终于,林小风结束了这场“酷刑”。他瘫坐在一张椅子上,脸色苍白,仿佛刚跑完一场马拉松。但他眼神却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种……兴奋?
他迅速从自己的旧书包里翻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和一支笔,不顾手上的油污,开始飞快地记录起来。
“青椒肉丝:问题一,肉质。需寻找稳定猪肉供应商,要求当日新鲜前腿肉,肥瘦比例二比八。问题二,火候。灶台火焰不稳定,需调整或寻找替代加热方案?肉丝滑油油温应控制在四成热,快速划散……问题三,调味……”
“麻婆豆腐:核心问题,豆瓣酱和花椒。必须寻找郫县正宗陈年豆瓣,汉源顶级大红袍花椒。豆腐可选择质地稍韧的卤水豆腐替代内酯豆腐……”
“米饭!对,米饭是基础!”他猛地划掉之前写的,在新的一页上重重写下“米饭革命”四个字。“当前米饭用的是最廉价的陈米,淘洗过度,营养和米香尽失。水米比例随意,焖煮工具为老旧电饭锅,受热不均,导致米饭要么夹生,要么软烂如粥……”
他一边写,一边喃喃自语,语速极快:“水质也有影响,自来水中的氯气会破坏米饭香味……浸泡时间,冬季夏季不同……焖煮后的‘醒饭’过程至关重要……”
林国栋和闻声从后厨出来的帮工、一个憨厚的中年汉子(大家都叫他王叔),目瞪口呆地看着林小风。只见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奋笔疾书,嘴里蹦出的全是他们听不懂的词汇:“美拉德反应”、“淀粉糊化”、“风味物质”、“水活度”……
专业的分析,严谨的态度,与这油腻破旧的小店环境,以及他刚刚那痛苦不堪的试吃表情,形成了极其强烈的、甚至有些滑稽的反差。
“风娃子……你,你没事吧?你这说的都是啥啊?”林国栋担心地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是不是中邪了?”
王叔也挠了挠头:“小风,你这架势,咋跟电视里那些搞科研的教授似的?咱就是个小饭馆,不用这么……这么复杂吧?”
林小风停下笔,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爹,王叔,想要活下去,想要赚钱,就必须这么复杂!客人也许说不出来哪里好,哪里不好,但他们的舌头不会骗人!谢知行那样的评论家,就是能品出这些细节!”
他扬了扬手中的笔记本:“从今天起,我们不能再这么糊弄下去了。每一道菜,都必须有标准!有要求!”
他合上笔记本,目光扫过厨房里那袋敞着口、米粒发黄的低价米,最终做出了决定。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有的一切,都从最基础的开始。”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先煮好一锅……能让人吃出幸福感的白米饭!”
林国栋和王叔面面相觑,煮个饭而已,至于吗?
但林小风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让他们把质疑的话咽了回去。
也许……这小子,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