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灯还会自己走?啥时候天黑啊,想要点了看!”
“咱家姑爷对姑娘真好!”
李泽玉被吵得脑瓜子嗡嗡的,叫道:“木莲!木莲!把灯挂起来,让她们自个儿瞧去。别吵到我睡觉了!”
木莲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跑出去撵人:“去去去,晚上姑娘出了门你们再来爱怎么看怎么看。这会儿不用当差啦,一个个偷懒,偷到姑娘眼皮子底下来了!赶紧去干活!不然扣光你们的赏钱!”
把丫鬟婆子们撵散了,木莲回到屋子里,淳子已经站在李泽玉身后,用她的独门手法,给李泽玉按摩头脸了。李泽玉闭着眼睛道:“蓝大人送这礼物,是单送给我呢,还是别的人都有啊?”
木莲道:“凯哥儿也有。别的就没有了。”
李泽玉道:“好。凯哥儿也有就行。否则的话,要传闲话的。”
木莲笑道:“都已经下聘了,送礼物表心意也不算逾礼的,姑娘不用担心。”
……
到了入黑,大丫鬟们果然点上了走马灯。点了牛油蜡烛,那灯就呼呼的转动,里面的画儿“活”了过来,烛光还透过镂空雕琢,在地上洒下一片细细碎碎的光芒,随着走马灯的转动,光芒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散,组成各种瑰丽图案。
来李泽玉院子里看稀奇的丫鬟婆子,愈发的多了。
李泽玉命留守的木梨、木荷好生照管院子,自己收拾打扮一番,跟随祖母、母亲到宫里赴宴。
……
“今年皇宫元宵夜宴怎么朴素了许多?”
“灯也扎得没有之前华丽了。”
“这不应该诶,太子殿下才生下了嫡子啊。”
“嘘。我听说,是殿下主动要求的。本来皇上要大操大办。但殿下说,去年一年里头,又是洪涝,又是雪灾,他见尽了老百姓的艰辛不易,愿意以身作卒,节俭惜福。”
李泽玉一路走来,闲言碎语听了无数。眉眼都懒得动一下。
来到了太液殿的玉阶前,却看到人群簇拥当中的徐晓玲。她一身素衣,脸上只点了嘴唇一点胭脂,国泰民安的脸,不可谓不美。正好荆燕燕也来了,“咦”的一声,“姐姐,你知道那边的美人儿是谁吗?长得真好看啊。”
李泽玉说:“好像是新敕封的安人。太子旧部邱云逸都尉的遗孀。”
荆燕燕脸上一片空白:“为什么一个都尉遗孀,能够封安人?而且,为什么她能够独自开府,还可以参加御宴?“
“你想不明白吗?”李泽玉笑了一笑,看到荆燕燕点头,她说,“我也想不明白。走,我们吃瓜去。”
她们两个手挽着手,找了个角落坐下。
“原来你就是邱都尉的那位未亡人啊。这些年总不见你出来露面,是在为邱大人守节吗?真是难得……你们还没实际成婚圆房呢。其实向前走也没什么的。”
徐晓玲说:“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底线吧。别人我不知道。我做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