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玉主动跟他搭讪,不过是问一些如何赈灾之类的细节,她是真的很好奇。还好蓝徽也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就看轻她,觉得她不配问这些经济学问,反而耐心一一解答。
“说到赈灾,不过三件事,第一安抚民心,其次保证生命安全,这里头就包括了救死扶伤和保证他们吃饱饭,最后灾后重建。所以当初收到报灾密折,陛下严令消息外泄,就是生恐京城里有有心之人乱传乱讹,让好端端的老百姓陷入害怕混乱中。……毕竟,决堤的位置,其实离京城也就是八十里地,而且还是上游。”
李泽玉这才明白,“难怪,我还说,为什么河水决堤也关京城老百姓的事呢。”
蓝徽道:“安抚民心,既安抚灾区民心,更重要的,是安抚还没有受灾的地方平安老百姓们的心。毕竟,吃饱了饭的人,才有心情滋生是非。”
李泽玉若有所思,只觉醍醐灌顶。
“李泽玉,你在想什么?”蓝徽瞧出不对劲来。
李泽玉喃喃道:“对啊。他们成天惹事,不就是还没挨饿么。”
蓝徽:“???”
李泽玉笑了笑:“没事了。”
蓝徽把李泽玉送回了家,照例通报了一番,然后就走了。
……
第二天,李泽玉召来了旗下所有产业掌柜。问:“最近南宁郡王府里办寿宴,可有到我们家来采买?”
意料之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掌柜开了口。
这个说:“她们在我们家定了三十匹上好料子,也有绫罗、也有缎子,最便宜的也是素纱。”
这个说:“在我们这儿拿了一斛珍珠,两套点翠头面,统统是最好的工匠。”
这个也说:“上八珍的宴席食材,要了八车。”
七嘴八舌,报上来的赊借东西,足足记了有三尺多长的账单。等大家终于报完了账,李泽玉道:“按照惯例,这些都是年末再总关结账呗?”
又都回答:“是这样的。”
李泽玉笑了笑:“但现在我们家,因为要给我置办嫁妆,急需用钱。劳烦各位去追债,限他们月内结清。否则就要直接找人上门要账了。”
众掌柜都不大理解,不过,收钱又不是什么坏事,也就应命下去了。
过不两天,在一个小宴上,李泽玉就听见了许氏跟别的夫人说笑话:“南宁郡王府如今也是打肿脸充胖子,上回寿宴搞得多大呢,好酒好菜好口才,把太子妃得罪了。如今门口围拢了一堆讨债的,他们的东西啊,原来都是赊欠来的。呵呵……”
曾经和成思茵交好的石青宁:“……你是不是撒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