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四营十八变的推演,得一“恒”卦。
李诚首先面露喜色,“好啊,这是上上大吉之卦!”
就连康景善也羡慕赞叹:“好,好,我当初也只是卜得了‘泰’卦。钦天监已是说大吉了。这‘恒’卦,风雷相与,刚柔皆应,又愈发上了一层。”
一片欢喜当中,长白垂眉轻声道:“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天长地久,稳固恒常。家庭稳固,夫妻和谐,代代相传。恭喜,恭喜。”
当即殿前佛乐齐鸣,长白亲自执笔,把问卜结果写好,交给康景善。
康景善喜道:“很好很好,马上让人写报婚书,上供神佛,中供先祖。李大人,今日此行圆满,回头由蓝徽亲自把婚书送与你家。再行纳征请期。”
李诚今天格外的谦和稳重,长揖在地:“那是自然。”
等到炉香散尽,收法器下法坛。
工具人本人李泽玉跪了一个时辰,一句话没吱,也是腰腿酸疼。在丫鬟搀扶下站起了身。
午饭在康景善的小院里,用的素宴。四个人,上了十二道菜,菜式很精美,李泽玉吃了其中一道腐皮包子滋味很好,想着单姨娘也爱吃这个,就问有没有多的,能不能带两个回去?
康景善道:“你喜欢吃,索性晚上让厨房里现做好了。这腐皮冷了就发硬,翻热了就不好吃了。另外还有一件小事……我听闻寺庙的炒斋菜也很好,用的是豆油菜油,火候把握得很好,别有一番风味。不知道能不能有口福,尝尝这些炒菜?”
炒锅制造者:李泽玉,情不自禁心虚一缩脖子。
长白亲做陪伴,当即微笑:“当然可以。那炒菜做法简单,用料粗糙,本来担心入不得贵人双眼口舌,因此才没有上桌。”
当即命人去炒了一道百合香菇片,一道荷塘月色,奉上前来。
康景善一尝,赞不绝口:“果然名不虚传,精致爽口。 再看看眼前美景,当真是什么俗世烦忧,都忘记了呢。”
李诚尝了一口,没说话。
康景善奇道:“国公爷,可是不合口味?”
“不是。这炒菜宫里不常见。外面的店里常有的。所以微臣吃习惯了。当然,火候调味,是极精到的。不愧是白象寺的掌厨圣僧。”李诚一番话,糊弄了过去。
李泽玉见炒菜的秘密没有穿帮,松了口气,低头吃菜。
席间不过是些风花雪月。
吃过了饭,康景善又要赶回京城,蓝徽也要跟他一道回去。
李诚就对李泽玉说:“走吧。我们今晚再安歇一晚,明儿一道回家。”
李泽玉说:“好。”
李诚又道:“我也好久不见你姨娘了。你刚才那腐皮包子,是为她留的吧?难为你一片孝心……走,趁热给你姨娘送去。”
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都被李诚看穿了,李泽玉讪讪一笑,“是。”
她亲自捧了食盒,跟在李诚身后,父女二人回到了东禅院。
单姨娘坐在院子里做针线,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回来啦——哎哟,老爷,您怎么来了?”
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急急忙忙赶来对李诚行礼。李诚道:“起来吧,不用那么多礼了。女儿的问卜我当爹的都不到,那也太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