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道论新解,前路已明(1 / 1)

万剑仙门的云雾依旧缥缈,但在墨月眼中,这片熟悉的景致却折射出与过往截然不同的光泽。

她并非变得冰冷,而是过于清醒。清醒地认识到力量的本质,清醒地看透温情的脆弱,更清醒地明白自己肩上所负何物。

这份清醒,让她在面对父母小心翼翼的关怀、师尊欲言又止的担忧时,内心反而升起一种奇异的、近乎残酷的平静。她珍惜这一切,正因珍惜,才更不容许自己沉溺,不容许因自己的软弱而让这一切再次面临威胁。

这一日,她主动寻到了宗主司徒文。并非在庄重的大殿,而是在后山一处僻静的观云台。

司徒文见到她来,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温和:“月儿,可是有事?”

墨月在他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目光投向台下翻涌的云海,声音平静无波,却并非疏离,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淀:“师尊,万年之前,您曾与我论道,言及‘天地不仁’,言及‘天道无情,视众生平等’。”

司徒文颔首,眼中浮现追忆之色:“不错。彼时你初悟,心结未解。”

“如今,弟子或许有了一些不同的浅见。”墨月转过头,看向司徒文,那双冰蓝色的眼眸中,是洞彻后的清明,“所谓‘仁爱’,或许并非天道博施,而是强者对弱者的不欺凌,是拥有力量者,对无力者存有一份不践踏的底线。天地运转,自有其律,无所谓仁与不仁。而修行者所谓的‘仁’,不该是滥施怜悯,而是守护自身所认同的‘秩序’与‘存在’。若这秩序需要血与火来扞卫,那么杀戮,亦是一种另类的‘仁’。”

司徒文瞳孔微缩,静静聆听。

“至于‘无情’,”墨月继续道,语气依旧平淡,“并非泯灭情感,而是不被情感所绑架,不被情绪所左右。情感是力量,而非枷锁。心中有情,方能知为何而战;手中无情,方能斩断前路荆棘。这万载杀戮,弟子手中亡魂无数,心中却始终记得为何执剑。这……算不算另一种‘有情’?”

她顿了顿,最后道:“而‘欲望’,也非全然是恶。求生是欲,变强是欲,守护是欲,甚至复仇……亦是欲。欲望是推动前行之火,关键在于,是驾驭欲望,成为其主,还是被欲望吞噬,沦为它的奴仆。放逐之地为满足一己之私欲,掀起滔天浩劫,这便是被欲望奴役。而弟子欲要登临绝顶,斩灭仇雠,守护所在乎的一切,此欲,便是弟子前行之动力,需牢牢握于己手。”

她的话语清晰而冷静,将自己万年血火中淬炼出的认知娓娓道来,重新定义了“仁”、“无情”、“欲望”。这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尸山血海中验证出的、属于她墨月自己的道!

司徒文沉默了许久,眼中光芒复杂变幻,有震惊,有欣慰,更有一种看到青出于蓝的感慨。他发现自己这位弟子,早已不是需要他庇护、指引的雏鸟,而是在风雨雷霆中,硬生生闯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染血却坚定的道路。她的道心,比他所想象的更加坚韧,也更加……清醒,甚至清醒得令人心折。

“你的道……已初具雏形。”最终,司徒文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认可,“这条路,会很孤独,也很艰难。”

“弟子明白。”墨月点头。

气氛稍缓,墨月似不经意间问道:“师尊,可知晓轩辕晋近况?”

司徒文回过神来,答道:“轩辕师侄?他已于三千年前,熔炼至尊骨,渡过神劫,飞升神界了。”

听到这个消息,墨月那冰封般的脸上,竟缓缓勾起了一抹极淡、却真实存在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儿女情长,反而更像是一种看到同行者不曾掉队的欣慰。

“还行。”她轻声道,仿佛自言自语,“至少,将来飞升神界,不算完全没有熟人。”

话语落下,她站起身,对着司徒文微微一礼:“弟子告退。”

随即,她便转身离去,留下司徒文一人独坐于观云台,望着她消失在云雾中的背影,久久沉思。

山风拂过,吹动司徒文的衣袍。他回味着墨月方才那番关于道的新解,再想到她那头刺目的白发,万年征战沉淀的杀气,以及谈及神界、谈及未来时那平淡却坚定的语气……

他知道,他这个弟子,已经真正成长为一棵足以独当一面、甚至未来可能撑起一片天的参天大树。只是这成长的过程,太过惨烈,付出的代价,也太过沉重。她的道,注定与鲜血和孤独相伴。

“神界……轩辕晋已先行一步。月儿,你的路,又在何方?” 司徒文低声喟叹,目光投向那无尽苍穹,仿佛要穿透界壁,看到那更加浩瀚,也必然更加残酷的神之领域。墨月留下的问题,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道心深处,也漾开了新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