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天才弟子逐一阐述己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引得诸位大帝微微颔首。墨月安静地听着,大部分感悟与她所修之道虽有印证,却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直到一位身着素白长衫、气质清冷的男子开口。
他所言并非某种具体的功法或法则,而是阐述一种“万物皆虚,唯念永恒”的奇特理念。他认为,天地万物,乃至法则本身,皆是由无数生灵的意念、愿力交织、沉淀、显化而成。修行者锤炼神魂,壮大神念,并非为了操控外物,而是为了最终超越这由集体意念构成的“虚妄”世界,抵达那唯有纯粹自我意识存在的“真实永恒”。
这番言论可谓离经叛道,甚至有些惊世骇俗。不少弟子听得眉头紧皱,显然难以认同。然而,墨月却心中一动。她想起了自己心镜所映的“太初归墟”道境,那水面下的破碎光影,那五行霞光的流转,何尝不像是某种宏大意念的显化与演变?而她所追求的剑道极致,那“忘我一剑”,某种程度上,不也正是要超越招式、法则的束缚,回归最本源的“意念”一击吗?
这男子的道,与她隐隐有着奇特的共鸣。
当最后一名弟子讲述完毕,整个大殿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那位一直安静站在美妇人身旁的青衣女子身上。
美妇人微微一笑,柔声道:“小家伙,轮到你了。”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落在了墨月身上。大佬们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兴趣与期待,想听听这位能引动时间法则共鸣、被安排压轴的弟子,究竟有何不凡。而其他弟子们,则充满了好奇与些许不服,想知道她凭什么能成为这论道的压轴之人。
在万千目光注视下,墨月缓缓抬起头,脸上依旧带着“顾司黎”式的、略显羞怯的谦逊笑容,但那双眸子深处,却是一片沉静与坦然。
她上前一步,对着诸位大帝与在场同门微微一礼,声音清越,不疾不徐:
“弟子顾司黎,资质愚钝,于大道一途,感悟浅薄,并不似诸位师兄师姐那般,有明确精深之道可述。”
开场白谦逊至极,却让所有人的精神更加集中。他们知道,这绝非简单的自谦。
墨月顿了顿,继续平静地说道:
“弟子所思所悟,并非某种特定的‘道’,而更像是一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