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云之羽:徵叹夜色尚浅 > 第78章 正邪不分,黑白不辩

第78章 正邪不分,黑白不辩(2 / 2)

“黑白不分,正邪不辩。开个水陆法会,连无锋这种双手沾血的人都敢请!真要是想普度众生,怎么不见他们下山除邪正道?只会高高坐在寺庙高阁里,念几句经、说几句空话,有什么用!”

宫远徵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拔高了些,全然没注意到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位身着黄袍的僧人 —— 正是负责接待宾客的慧心大师。

慧心大师手里托着一个青瓷茶盏,茶盏里还冒着淡淡的热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打断宫远徵的话,只是等他说完,才轻轻咳嗽一声,轻声开口:“小施主似乎对少林颇有成见?”

宫远徵回头,见是少林大师,虽仍有不满,却也收敛了几分语气,只是依旧绷着脸:“大师这话问得奇怪,难道大师没看见无锋的人在少林自由出入吗?你们这样放任恶徒出入,和那些包庇恶人、助纣为虐之人,又有什么区别?”

慧心大师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茶盏递给宫远徵:“小施主先喝口茶,这是刚煮好的金银花茶。听老衲说两句,再评判也不迟。”

见宫远徵犹豫着接过茶盏,彗心大师才接着说,“这世间的黑白、对错,从来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就像这茶水,有人觉得苦,有人觉得甘,全看各人的心境。”

彗心大师顿了顿,目光望向庭院里的古柏,声音依旧温和:“少林开水陆法会,一来是为超度这些年因江湖纷争枉死的亡魂 —— 他们中,有名门弟子,也有邪道之人,皆是父母生养的血肉之躯;二来,也是想给各方势力一个坐下来谈的机会,而非一味打杀。江湖仇杀何时是个头?老衲盼着,能少些血光,多些太平。”

宫远徵沉默片刻,低声道:“可那些真心为恶的之人,难道也能靠谈解决?他们手上沾了那么多人的血,哪会轻易悔悟?”

“真心为恶者,自然不会因一场法会、几句劝诫便回头。” 慧心大师轻轻叹了口气,眼神却透着通透,“但老衲相信,只要有一个人愿意悔悟,愿意放下屠刀,江湖上就会少一份杀戮,多一个能回家的人。小施主心性直率,嫉恶如仇,这是好事 —— 说明你心中有正义,有底线。只是你要明白,‘除邪’不是一刀切的杀罚,不是将所有沾了‘恶’字边的人都斩尽杀绝,而是要分辨善恶、引导向善。”

“世间罪恶如野草,烧不尽也除不绝。倘若执念于灭尽二字,等你双手沾满鲜血的那一刻,或许自己也早已跌进了 “恶” 的深渊,成了当初你最想铲除的模样。”

彗心大师抬手,指了指庭院里正在啄食的一只瘸腿白鸽。

那鸽子的翅膀受了伤,却还是在小沙弥的喂食下慢慢走动:“你看那只鸽子,若是它伤了人,你便要杀了它吗?可它本是无辜的,只是受了惊、失了方向。有些入了邪道的人,也像这鸽子一样,或是被胁迫,或是走投无路,并非生来就为恶。若只知打杀,反倒会将那些本可回头的人,彻底推向黑暗,让他们再也没有回头的勇气。”

“呵 ——本可回头,说得倒好听。你们少林原谅这些恶人,给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可对那些被恶人害得家破人亡、受尽苦楚的人,又公平吗?”宫远徵轻嗤。

“确实不公平。” 彗心大师双手合十,“可这世间本就不公平。就像小友你,生在在鼎盛家族,容貌出众,天赋过人,自小锦衣玉食,习得上乘武学;而那些生于乡野农家的孩子,或许长相平平,才貌皆无,别说习武学艺,连饱腹都要费尽心力,一生被困在田埂之间 ,难道这就公平吗?”

“从前种种,无论是恶人犯下的罪孽,还是世人遭遇的不公,皆是已然定格的往事,再无更改的可能。可若我们能给愿意回头的恶人一个机会,让他们收手不再作恶,往后便会少一位被他们迫害的无辜者,少一个因恶而破碎的家庭, 这份减少的苦难,或许是我们能在这不公的世间,寻到的另一种公平。”

慧心大师目光望向远处的山门,语气添了几分郑重:“至于下山除邪,少林弟子从未停歇。每年都会有弟子下山,或是救治百姓,或是惩治恶徒。只是这些事,不必四处宣扬,做了便是。我们坐在高阁念经,并非说空话,而是为了守住本心,不让戾气蒙蔽双眼。若连我们这些出家人都失了平和,满心都是杀念,那与那些为恶之人,又有何异。”

宫远徵听着,手里的茶盏已经凉了些,张了张嘴,宫远徵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能轻轻 “哦” 了一声。

低头抿了口凉掉的茶水,茶水入口,带着金银花特有的微苦,还夹杂着一丝凉意,完全没有刚入口时的清冽。宫远徵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不满:“和尚,你这茶,苦的,难喝。”

慧心大师闻言,忍不住笑了,他捻着佛珠,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这金银花茶初尝是苦,可咽下去后,喉咙里会留着回甘。”

宫远徵又喝了一口,还是很苦。

这些少林和尚,满口的仁义道德,少林又不是没出过妖僧。

不过宫远徵并不想再争论下去,不然等会哥哥出来了,还得替他给和尚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