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婷婷不仅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年龄、气质的妇人适合何种钗环、眉形与胭脂,还提出了许多改进妆容使其更显年轻贵气的实用建议,听得容嬷嬷和太后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太后的目光再次在当袅袅和当婷婷之间流转,带着探究与些许欣慰。
当袅袅见状,笑嘻嘻地调侃道:“皇祖母~您就别再用那种眼神打量啦!我俩现在好着呢!不仅是亲姐妹,还是生意上并肩作战的好伙伴!”
太后闻言,终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什么。
又略坐了片刻,喝了会儿茶,当袅袅便起身,说要和单承宴一起去长春宫给容嫔送另一套衣服。太后点点头允了,却开口让当婷婷留下再陪她说说话。
当婷婷本就不想去长春宫,生怕遇到惠妃彼此尴尬,便从善如流地留了下来。当袅袅知她心思,也没多说什么,便与单承宴先行告退。
等当袅袅和单承宴离去后,永寿宫正殿内的气氛仿佛一下子冷却了几分,只剩下茶香袅袅,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寂静。
当婷婷正襟危坐,心里有些打鼓,不知太后单独留下她所为何事。
沉默了片刻,太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提起了柳如烟的事情。她并未苛责任何人,只是以长辈的身份,规劝当婷婷莫要将与婆母惠妃的关系闹得太僵。
“老三那孩子,自幼性子是极温和恭顺的,”太后缓缓道,“近一两年却性情大变,行事愈发偏激荒唐。哀家冷眼看着,这其中,与你也不是全无干系。”
她目光平静地看着当婷婷:“你既占着正妃之位,若不想日后真被那柳氏取而代之,行事便要多动动脑子,收敛起从前那些小性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婆母再不喜,也是长辈,面子上总需过得去。有些事,心里再委屈,也得权衡利弊,以大局为重。”
当婷婷心中明白,太后这是因为看到自己与当袅袅关系缓和,又展现了些许才能,才愿意以长辈的身份出言提点。若放在以前,太后根本懒得理会她。
于是,她恭顺地垂下眼帘,将太后的每一句教诲都一一应下,态度诚恳。
太后见她听得进去,态度也谦逊,面色稍霁。或许是殿内气氛缓和了些,她忽然想起一桩趣事,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说起袅袅那孩子,”太后语气轻松了些,“前些时日,她为了你的事,还特意跑到哀家这儿来‘告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