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虚无之境(2 / 2)

“执铃者……汝寻引路之人?”

沈知白稳住激荡的灵识,恭敬地以意念回应:“晚辈沈知白,为阻幽冥会开启黄泉之门,特来寻求指引。望前辈指点迷津!”

那背影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审视她的来意和决心。良久,声音再次响起:

“黄泉之门……非力可阻,非术可封。其开阖,自有因果定数。”

沈知白心中一紧,但并未放弃:“纵然天命有数,晚辈亦愿尽人事,守苍生一线清明!”

“善。”那背影似乎微微颔首,“阻门之法,不在毁其‘钥’,而在断其‘引’。幽冥会所图,乃以‘血曼珠’为祭,强聚阴煞,扭曲因果,伪作‘引路’之象。”

一道蕴含着复杂信息的意念流,伴随着声音涌入沈知白的灵识。那并非具体的语言或图像,而是一种直接的理解和认知:

血曼珠仪式的核心:并非单纯召唤鬼物,而是通过特定时辰、特定地点(望乡台极阴之地)、特定生魂(阴时阴刻)的献祭,强行汇聚庞大的阴性能量,形成一个短暂的、扭曲的“伪·黄泉引路”力场,试图蒙蔽阴阳界限,为开启黄泉之门制造一个虚假的“契机”。

仪式的致命弱点:这个伪力场极不稳定,其维系依赖于仪式核心阵眼处,一件承载并转化阴煞能量的“媒介法器”(很可能是某种与幽冥道渊源极深的邪物)。只要摧毁或干扰这件媒介法器,整个力场便会瞬间崩溃,仪式自然失败。

真正的“引路人”:声音暗示,真正的黄泉引路人,并非某个具体的人或鬼,而是一种维持阴阳平衡的“规则”化身,或者说是某种亘古存在的“意识”。幽冥会的仪式,本质上是对这种平衡规则的粗暴亵渎和篡改。

“切记,”背影的声音带着最后的告诫,“汝所见之阵图,必有虚妄之处。真眼藏于九地之下,或显于九天之上。须以‘心’观之,而非以‘目’视之。”

话音落下,那道意念路径开始迅速消散,背影也变得模糊,最终彻底融入虚无,仿佛从未存在过。

沈知白的灵识也到了极限,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回肉身。

“咳!”河床中央,沈知白猛地睁开双眼,脸色惨白如纸,一口鲜血忍不住喷了出来,染红了身前的泥土。灵识的过度消耗让她元气大伤。

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终于明白了!关键不在于正面硬撼整个仪式,而在于找到并摧毁那个作为“媒介法器”的阵眼!而阵眼的位置,就藏在那个看似完整的仪式阵图之中,需要以特殊的方式去解读!

她挣扎着站起身,擦去嘴角的血迹,望向望乡台的方向。

幽冥会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她去闯。但他们绝不会想到,她真正的目标,并非祭坛中心,而是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维系一切的“心脏”!

猎杀,即将反转。

(第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