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黄石公的最后考验(1 / 2)

夜色如墨,寒风萧瑟。

下邳城外的圯桥,在清冷的月光下,宛如一头匍匐在泗水之上的古老巨兽,沉默而沧桑。

张良独自一人,站在桥头。

寒风吹动着他单薄的儒衫,让他看起来,有些萧索。

他的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做出了那个决定之后,压在他心头多年的重担,仿佛一下子被卸下了。

复兴韩国,这个从他出生起,就被家族赋予的使命,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捆绑了他半生。他为此奔走,为此钻营,为此不惜一切。

可到头来,他得到的,只是众叛亲离,和无尽的绝望。

直到,白怀月的出现。

那个男人,用最蛮横,最不讲道理的方式,将他所有的骄傲和谋划,都砸得粉碎。

但也正是这一记重锤,让他从复国的迷梦中,彻底惊醒。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世界。

他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智谋,和一些六国旧部的支持,就能撼动大秦这棵参天大树。

却不知,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计谋,都苍白无力。

白怀月,就是那种,绝对的力量。

既然无法成为他的敌人,那就努力,成为他的同路人。

张良不知道,白怀-月,会不会接纳自己。

但他愿意,去赌一次。

他赌的,是白怀月的格局。

一个,能说出“以杀止杀,以战止战,才是最大的兼爱”的人,一个,能将墨家钜子那样的对手,都折服的人,他的胸襟,绝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狭隘。

他羞辱自己,或许,真的只是像他说的那样,在给自己“上课”。

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筛选着,他认为“可教”的人。

“你,来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张良回头,看到黄石公,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老者依旧是那身黄色的粗布长袍,须发皆白,眼神浑浊,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

“晚辈张良,拜见老先生。”张良恭恭敬敬地,对着黄石公,行了一个大礼。

“不必多礼。”黄石公摆了摆手,“都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张良点了点头,语气坦然。

“哦?”黄石公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来听听。”

“以前,晚辈读书,是为了复兴韩国,是为了张家的荣耀。”张良缓缓说道,“从今往后,晚辈读书,只为一人。”

“为谁?”

“大秦右将军,白怀月。”

黄石公听到这个名字,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沉默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晚辈,知道。”张良的语气,无比坚定,“良禽择木而栖。白将军,就是那棵,晚辈愿意栖身的,参天大树。”

“你就不怕,传出去,被天下人耻笑?说你张良,贪生怕死,卖国求荣?”黄石公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

“天下人?”张良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解脱和洒脱,“天下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谁给他们一碗粥喝?天下人,流离失所的时候,谁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

“是那些,只会在背后摇唇鼓舌,鼓动他们去送死的六国旧贵族吗?”

“还是那个,将我们所有人都当成棋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神秘‘先生’?”

“都不是。”

“晚辈,在白将军的身上,看到了,让天下安定的希望。虽然,他的手段,霸道,甚至残忍。但是,他的目标,是正确的。”

“乱世,需用重典。快刀,方能斩乱麻。”

“晚辈,愿意,成为他手中的那把刀。哪怕,会沾满鲜血,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

张良的话,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不休。

黄石公,静静地听着。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看着他眼中,那重燃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的光芒。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彻底蜕变了。

白怀月那一记重锤,没有将他砸垮,反而,将他这块璞玉,砸出了万丈光芒。

“好……好一个,快刀斩乱麻!”黄石公抚掌大笑,笑声,充满了欣慰,“好一个,为一人读书!”

“老夫,没有看错你!”

他笑够了,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正是那本,被白怀月抢走的,《太公兵法》。

不,不对。

张良看着那本书,眉头微皱。

这本书,虽然用同样的锦布包裹,但感觉上,似乎和白怀月抢走的那本,有些不同。

“这本书,你还想要吗?”黄石公,将书,递到了张良的面前。

张良看着那本书,沉默了。

他知道,这本书,十有八九,是假的。

白怀-月,费了那么大劲抢走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轻易地,还回来?

这,是黄石公,对他的,最后一道考验。

考验他,是否,还对这身外之物,心存执念。

张良笑了。

他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