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去把他们家里的人,全都给我‘请’到天网来。老婆、孩子、孙子,一个都不能少。也别打,也别骂,就让他们,跪在牢房外面,求他们的好丈夫,好爹爹,好爷爷,‘招供’。”
“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他们家人的眼泪,更能让他们心软。”
冉闵听得眼睛发亮,一拍大腿:“哥,你这招也太损了!不过,我喜欢!我这就去办!”
看着冉闵兴冲冲离去的背影,白怀月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传出去,名声肯定好听不了。什么“酷吏”,“暴虐”,各种帽子都会扣到他头上来。
可他不在乎。
名声这东西,是给死人用的。
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力,是一个,再也没有人敢反对他的,铁血大秦。
就在这时,一名天网的探子,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右将军,我们在抓捕儒生郑宽的时候,从他的府上,搜出了一封,从北地发来的密信。”
“北地?”白怀月眉头一挑,“蒙恬的信?”
淳于越勾结蒙恬的事情,他早就从罗网的卷宗里知道了。只是他没想到,淳于越都死了,他们之间,竟然还有联系。
“是。信是写给淳于越的,但是还没有拆封。”探子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呈了上来。
白怀月接过信,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
大概意思是,蒙恬已经说服了北地的几位主要将领,愿意支持“清君侧”的行动。但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一个,能名正言顺,出兵南下的理由。
信的末尾,还特意提了一句:长公子乃国之储君,望先生,善加辅佐,勿使其,行差踏错。
白怀月看完信,笑了。
这蒙恬,倒是个有意思的人。
一方面,他想学古代的权臣,行“兵谏”之事,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也就是自己。
另一方面,他又摆出一副忠臣良将的姿态,口口声声,都是为了扶苏,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真是可笑。
不过,这封信,倒是提醒了他。
北地那三十万大军,始终是个,悬在头顶的威胁。
蒙恬,在大军中,威望太高了。高到,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无视皇帝的命令。
这个人,必须得动。
但不能硬动。
硬动,只会逼反那三十万大军,让整个大秦,陷入内战。
“这个郑宽,是什么人?”白怀月将信纸,在烛火上,烧成了灰烬。
“是咸阳城里,一个颇有名望的大儒,也是淳于越的得意门生。很多北地军中将领的子侄,都在他的门下求学。”探子回答道。
“原来如此。”白怀月明白了。
这个郑宽,就是淳于越和蒙恬之间,负责传递消息的,一个中间人。
“他人呢?抓到了吗?”
“抓到了。不过,他好像提前得到了消息,想要逃跑。被我们的人,堵在了城门口。现在,也关在天网大牢里。”
“很好。”白怀月站起身,“带我,去见见他。”
他要去看看,这位大儒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顺便,也该,给远在北地的那位蒙大将军,送一份,“回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