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把“八宝粥盖子”和“皱巴巴香菇”的典故复述了一遍。
护士站瞬间笑疯!
张姐正喝着水,直接一口水喷在了病历车上!“噗——!!!八宝粥盖子?!皱巴巴香菇?!哎哟喂我的妈呀!这娃是个天才!精准中带着一丝嫌弃!吴医生的‘精密仪器’在人家眼里就是个厨房用品和菌类干货!”
陈小雨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吴医生当时什么表情?是不是又拿出游标卡尺准备量一下自己的‘盖子’符不符合国家标准?”
“重点是他还认真回答了!”林薇薇模仿吴德蹲下的样子,板着脸,“‘叔叔主要负责帮助妈妈和宝宝…但基本健康知识都懂一点…’哈哈哈!他居然没晕过去!”
张姐擦着笑出的眼泪,灵感迸发:“快快快!更新我们的《吴德词典》!新增词条:女性外阴——八宝粥盖子(复杂版);男性生殖器——小麻雀\/皱巴巴香菇(病理状态)。备注:源于临床一线小患者观察,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另一个护士插嘴:“以后咱们健康宣教是不是得这么写:‘请注意保持您的‘八宝粥盖子’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发现‘小麻雀’形态异常,类似‘皱巴巴香菇’,请及时就诊!’”
“家长听到了会打人吧哈哈哈!”
张姐忽然摸着下巴,眼神闪烁着搞事的光芒:“你们说…吴医生会不会受到启发,真去研究一下八宝粥盖子的开合力学和宫颈口的相似性?或者香菇的褶皱形态与病理包皮的关系?”
众人:“……”(脑海中已经浮现吴德对着八宝粥和香菇沉思的画面)
“吴教授”的启蒙教案与张姐的“教具”升级
诊室内,吴德并未听到护士站的疯狂吐槽。他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落下。妞妞那两个充满魔性的比喻,如同魔音灌耳,在他严谨的学术脑回路里反复回荡。
(内心oS:儿童性教育…需符合其认知水平,运用具象化、生活化比喻…但‘八宝粥盖子’和‘皱巴巴香菇’…准确性欠佳,且易引发歧义与不必要的联想…需优化。)
他沉默片刻,忽然打开一个新的ppt文档,郑重地输入标题:《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模式的生殖健康启蒙教育素材开发(初稿)》。
然后,他开始认真地在网络上搜索:“形态规整的蘑菇图片”、“完整光滑的坚果图片”、“结构清晰的花朵示意图”…
(内心oS:或许可用“闭合的花苞”类比…“饱满的栗子”类比…需避免使用食物,防止引发混淆…)
就在这时,张姐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保鲜盒!
“吴医生!吴教授!”张姐把保鲜盒“啪”地放在吴德桌上,里面赫然是——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盖子和罐体分离的、圆形的八宝粥空罐!以及几朵…新鲜的、形态略有差异的小香菇!
吴德:“???”(眼神充满了警惕和不解)
张姐一本正经,指着“教具”:“吴医生!听说您正在攻关儿童性教育难题?我们护士站特意为您准备了最新研发的‘直观教具’!您看!这个八宝粥盖子,它这个弧度、这个开启状态,是不是特别适合讲解…嗯…‘解剖学结构’?还有这个香菇,您看这朵饱满的,代表健康!这朵稍微皱一点的,代表…需要关注!是不是比教科书生动多了?”
吴德看着那罐子和香菇,额头青筋开始跳跃。(内心oS:张护士长…是在嘲讽我吗?)
他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将保鲜盒推到一边:“张护士长,您的‘好意’心领了。但儿童性教育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需要严谨、恰当、符合儿童心理的比喻。这些…厨余垃圾…并不合适。”
张姐憋着笑:“那您找到合适的‘花苞’和‘栗子’了?要不…我再去食堂给您找点?”
吴德:“……不必。我会找到更科学、更合适的可视化方案。”(内心oS:或许…3d打印模型?可调节的那种?)
最终,吴德的那份ppt里,并没有出现任何八宝粥或香菇的图片。但他确实精心挑选了一些形态温和、非食物的自然物品图片,并配上了极其严谨、甚至有点绕口的说明文字。
而“八宝粥盖子”和“皱巴巴香菇”的传说,则在市妇幼保健院久久流传,成为了继“502”和“辣椒水”之后,又一个载入史册的爆笑梗。据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护士站的姐妹们看到吴德喝八宝粥或者食堂做了香菇菜心,都会露出一种极其神秘且意味深长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