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看向知府夫人:“夫人,我听说柳夫人的‘玉露膏’和我的凝香膏样式相似,不如请夫人对比一下?”
知府夫人点点头,让随从去柳夫人的摊位上拿了一盒“玉露膏”。打开一看,膏体颜色偏黄,质地粗糙,闻起来只有淡淡的油脂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知府夫人蘸了一点抹在手上,立刻皱起了眉:“这膏子怎么有些发黏?还有点刺鼻?”
“这……这是因为加了西域的香料,所以味道特别。”柳夫人慌忙解释,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柳夫人,西域香料我也见过,可没见过这么刺鼻的。”周夫人开口道,“前几日我家丫鬟买了一盒你的‘玉露膏’,用了两天就起了疹子,现在还没好呢!我看你这膏子,怕是加了劣质铅粉吧?”
周围的商户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想起自己买过柳夫人的脂粉,用了后皮肤发红,立刻附和道:“是啊!我上次买了她的胭脂,用了后嘴唇又干又痒,原来是加了不好的东西!”
柳夫人的脸彻底白了,想要辩解,却被众人的议论声淹没。知府大人脸色一沉,对随从道:“把柳夫人的‘玉露膏’拿回去检验,若是真的加了劣质材料,立刻查封她的脂粉铺!”
柳夫人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倒,连忙求饶:“知府大人饶命!我再也不敢了!”可随从已经上前,把她摊位上的“玉露膏”都收了起来。
众人见状,纷纷称赞苏月的凝香膏好,还有不少商户表示要和苏月合作,把她的脂粉卖到外地去。苏月一一谢过,心里满是欢喜。
比试结束后,知府大人亲自给苏月颁发了“百商之首”的匾额,还笑着说:“苏老板的手艺和人品都值得称赞,以后悦容坊就是咱们城里的招牌商铺了!”
苏月接过匾额,心里百感交集。她看着身边的沈砚,看着不远处笑着点头的周夫人,又想起街坊邻居的支持,眼眶微微发热。这匾额不仅是对她手艺的认可,更是对她在这大靖朝努力生活的肯定。
离开校场时,夕阳已经西下。沈砚帮苏月提着匾额,笑着说:“这下柳夫人再也不敢找你麻烦了,悦容坊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苏月点点头,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以后她会继续用心做脂粉,让悦容坊的名声传遍大靖朝,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个叫苏月的女子,在古代开了一家不一样的美容店,用自己的手艺,给大家带来美丽和快乐。
回到悦容坊,苏月把匾额挂在门口,红色的匾额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街坊邻居都围过来道贺,张婶笑着说:“苏老板,我就知道你能行!以后咱们悦容坊就是城里最有名的铺子了!”
苏月笑着应着,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她的悦容坊,会像这匾额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