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 我又是一愣。“怎么又是从打杂开始?文殊院扫地,兜率宫烧火?这些大佬的教学方式都这么接地气(返璞归真)的吗?!”
虽然心里吐槽,但我深知这其中必有深意,连忙恭敬应下:“是,多谢老君给予机会!”
于是,我在兜率宫的“无为”课程,便从最基础的——观摩丹炉,协助苏巧照看火候开始了。
苏巧耐心地向我讲解:“老君炼丹,不尚奇巧,重在火候与时机。这三昧真火,需以心神牵引,使其不急不躁,不猛不衰,如春雨润物,绵绵不绝。
添加柴薪(紫檀仙木)也需顺应炉内药力变化,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欠,全在自然感应……”
我学着苏巧的样子,尝试用神识去感知那三昧真火的跳动,去体会炉内药力如同宇宙初开、阴阳分化般的微妙变化。
起初,只觉得那火焰灼热难当,药力纷繁复杂,根本无从下手。不是觉得火小了急着加柴,就是觉得火大了想撤柴,弄得手忙脚乱,反而干扰了苏巧。
“这……这怎么顺应啊?感觉比跟猴哥对打还难掌控!”
太上老君在一旁闭目养神,毫不在意,只是偶尔在我动作过大、心神明显浮躁时,才会淡淡开口提点一句:
“勿助勿长,观其自在。” 或者:“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我反复咀嚼着这些话,慢慢尝试放下心中的急切与刻意控制。我不再试图去“驾驭”火焰,而是像旁观者一样,去“感受”它自然的节奏。
不再强求药力如何变化,而是去“理解”它本身运行的规律。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捕捉到那火焰跳动间一丝微妙的韵律,能感觉到炉内药力如同潮汐般自然涨落的轨迹。
当我不再强行干预,只是顺应着这种韵律和轨迹,在最恰当的时机,递上最合适的柴薪时,那三昧真火反而燃烧得更加稳定,炉内的丹气也愈发氤氲祥和。
“这就是……‘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强求,顺应事物本身的道来行事?”
虽然只是照看炉火这最简单的一步,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与在文殊院扫地时相似的玄妙——放下执着,专注当下,顺应自然。
新的课程,在丹火的摇曳与老君偶尔的玄妙提点中,缓缓展开。这“无为”之道,似乎就藏在这最平凡的烧火炼丹之中,等待着我去细细体悟。
在兜率宫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却又在丹火的跃动与药香的氤氲中,流淌得飞快。
最初的笨手笨脚与焦躁,在太上老君那“勿助勿长”、“观其自在”的提点下,渐渐沉淀。
然而,“道”的领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实践层面。
这一日,我正尝试独立控制一小簇三昧真火,炼制最基础的“辟谷丹”。
许是心神稍有分散,对火候的感知出现了一丝偏差,又或许是我那总想“创新”的念头在作祟,试图在成丹瞬间加入一丝茉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