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伟导演在胡同茶室的会面顺利结束,走出那方静谧天地,帝都下午的阳光正好,带着几分秋日的温煦。
齐磊看了看时间,提议道:“苏晴姐,时间还早,我想去国家大剧院一趟,探望几位老朋友,顺便也去看看我们后天要用的那个录音棚,先熟悉下环境。”
苏晴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于是,一行人没有直接回酒店,而是先绕道去了趟王府井。
齐磊深知礼数,精心挑选了一些既体面又不显俗套的礼物——主要是些上好的茶叶、精装的文房用品以及一些设计独特的艺术摆件,足足装了一后备箱,这才转道朝着那座象征着国内表演艺术最高殿堂的国家大剧院驶去。
不久后,气势恢宏的国家大剧院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巨大的半球形结构在阳光下闪烁着钛金属的光泽,与周边环绕的人工湖面交相辉映,宛如一颗水上明珠。
由于是临时起意,未提前预约,几人在大门口严格履行了通报和登记手续,经过确认后,才被允许入内。
脚步踏入剧院内部,一种与外界喧嚣截然不同的庄重、宁静氛围瞬间包裹了众人。和上次参加“中外艺术交流大会”时的行色匆匆、目标明确不同,这次齐磊存了心思,想要好好感受一下这座艺术圣地的气息。
沿着宽阔的廊道漫步,目光所及,无不令人惊叹。
内部空间宏大而富有节奏感,巨大的穹顶设计引入了自然光线,光影交错,营造出神圣而空灵的氛围。
墙面多以名贵石材铺就,打磨得光可鉴人,偶尔点缀着巨幅的泼墨山水画或现代抽象艺术装置,将东方古韵与现代美学完美融合。
随处可见的精雕细琢的细节,从青铜饰件到木质浮雕,无不透露着极致的匠心与浓厚的艺术气息。
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顶级的声学设计(虽未开启,但能想象其效果)、无处不在的智能化导览系统……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宣告着其国内顶级、世界一流的软硬件档次。
一路走来,苏晴、助理小琳以及随行的司机兼保镖,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交谈的声音。
苏晴环顾四周,忍不住低声感叹:“以前也来过几次看演出,但像这样静下心来感受,还是第一次。不得不说,这氛围……跟我们平时混迹的那个娱乐圈,简直是两个世界。”
她所指的娱乐圈,是充斥着闪光灯、流量数据、商业谈判和热搜排名的名利场。
助理小琳也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敬畏:“是啊苏晴姐,在这里感觉呼吸都不敢太用力。那些商业晚会、颁奖礼的舞台跟这里一比,哪怕再奢华,也总觉得少了这种……这种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和神圣感。”
齐磊闻言,深有同感地微微颔首:“要说搞真正的艺术创作和演出,追求极致的氛围,在国内,确实还得是这里。这种被国家和时代赋予了使命感的庄重艺术氛围,果真不愧是国家级的舞台呀!”
……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上次齐磊以钢琴师身份,凭借《大河之舞》惊艳四座的那个主演出大厅。
厚重的隔音门紧闭着,里面隐约传来交响乐排练的声音。
在剧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并未从正门进入,而是通过侧面的贵宾通道,来到了位于二楼的一间VIp观演室。
这个位置视野极佳,正对舞台中心,可以俯瞰整个乐池和指挥台,音效更是经过特殊调校,清晰而富有层次。
苏晴打量着这间装饰典雅、设施完备的VIp室,不禁再次感慨:“这种位置的观演室,平常我们可难得有机会进来。能在这里欣赏演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
她很清楚,能享用这种待遇的,无一不是各界翘楚、政商名流或是对国家文化艺术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人士,绝非寻常艺人或资本可以轻易触及。
这也正契合了这座戏剧院名字前缀的“国家”二字背后所代表的分量与门槛。
几人悄然落座,透过巨大的单向玻璃窗望向舞台。
此时,舞台上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交响乐团的合练。
而当齐磊的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那位担任主奏的小提琴手时,他不由得微微一笑——那正是他此行的目标之一,之前合作《大河之舞》时结识的,被誉为“国家队”中年轻一代佼佼者的小提琴家,梁以柔。
只见梁以柔一袭简约的黑色演奏服,身姿挺拔地立于指挥身旁。
她微侧着头,下颌轻抵琴身,右手运弓沉稳而富有激情,左手在指板上灵活地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