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人怕是不知道东艺大的账号是什么地方吧!
那是有着国家背书,正经为国家文艺事业输送人才的学术殿堂官方窗口。
这番冲击,如同孩童对着巨人扔石子,不仅无力,更显得滑稽而冒失。
虽然东艺大校方仍旧保持着沉默,但学院内部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不小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们一看情况不对,民间自发冲击效果不佳,当即就启动b计划。
王犀利等人动用资源,人为炒作,将几条诸如 #齐磊 教学失职#、#东艺大 课程缩水#、#艺术家还是流量明星# 的话题,硬生生推上了热搜榜前列,并雇佣大量水军在话题下煽风点火,引战扣帽,搞得东艺大和齐磊这边不胜其烦。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恶意,齐磊并没有选择沉默或妥协。
最近他与院长赵明理沟通后,本就有了组建一个专注于传统与现代舞蹈融合研究的核心团队想法的齐磊。
瞧着眼前的这场突如其来的议论风波,让他冷笑的下定了某个决心。
“老赵,树欲静而风不止。”齐磊在院长办公室,神色平静,“既然他们想把水搅浑,那我干脆就把这摊水,照得更亮些吧!”
这一刻,棋类他决定要主动出击,硬刚黑潮了!
他要借这场舆论风暴,为自己正名,也为未来的团队招募,打响第一枪。
很快,齐磊通过东艺大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公开声明:三天后,在东艺大剧院,他将开设一堂大型公开课,课题正是他一直以来深耕的《现当代舞蹈肢体语言研究》。欢迎所有关心此事的媒体、同行、学生乃至公众监督。
他要赌一把,用实实在在的学术水平和课堂魅力,打赢这场翻身仗。
只要胜了,他就能收获更高的名望和话语权,拥有组建班底的资本和吸引力。
一方想借此立威建队,一方想趁机将其打压。
双方积怨,终于找到了一个正面碰撞的舞台——这场公开课,俨然成了一场万众瞩目的“中门对狙”!
对此作为反派的黑子们纷纷开始摩拳擦掌,针对性准备行动起来了。
作为学术界的反派代表,陈永仁派出他的学术“狙击手”团队中, 几位深受陈教授理论影响的年轻讲师和博士生,精心准备了尖锐的学术问题。
“必须当众质问他,为何如此着重商业行为懈怠舞蹈教学的行为?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而作为八卦媒体代表的王犀利也安排的众多“搞事”记者出征。
“问题要刁钻,要涉及他的私人时间和教学安排的矛盾,要让他当众难堪!最好能激怒他!”
综艺导演张宗良则是联络圈中有名的“挑刺”评论家,意图让齐磊当众出丑。
“从观众角度质疑《大河之舞》的‘艺术价值’,是否过度商业化?是否牺牲了舞蹈的本体?”
还匿名雇佣了不少“起哄”群众就等着公开课当天闹起来的。
“听到我们给的暗号,就大声质疑,扰乱课堂节奏,说他讲得听不懂、没用!”
……
此时,网络上,关于这场对决的争吵也已白热化:
支持齐磊的网友: “坐等齐老师用实力打脸!让那些黑子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艺术家!”
质疑的网友: “吹得天花乱坠,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别到时候讲些云里雾里的东西糊弄人。”
黑子水军: “准备好瓜子板凳,看‘齐大师’现场翻车!【滑稽】”
中立观众: “这阵仗,比演唱会还热闹了。不过能听到干货就行。”
很快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公开课当天下午,能容纳三千人的东艺大剧院,前所未有地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甚至都站满了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兴奋、期待、审视与幸灾乐祸的复杂气息,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剧场。
舞台底下最前面的几排座位上,可谓群“贤”毕至:
左边,是陈永仁教授派来的学术代表,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学院派的矜持与审视。
中间,是王犀利等媒体人,眼神锐利如鹰,时刻准备捕捉任何可写的细节。
右边,则是一些娱乐圈人士和资本方代表,有的带着支持,有的纯粹是看热闹,有的则在评估齐磊的“抗压能力”和实际价值。
而在这些人的后方,则是密密麻麻的学生和普通观众,眼神中有狂热,有好奇,也有担忧。
整个剧院内众多期待、不屑、嫉妒、羡慕、审视等等各异的目光,如同交织的探照灯,全部聚焦在舞台一侧那深红色的幕布入口处。
时间一到,场灯微暗,一束追光亮起。
在万众瞩目下,幕布掀开,齐磊的身影出现在入口。
只见他没有身穿华丽的服饰,依旧是一身简洁的黑色练功服,衬得他身形挺拔。
他没有立刻走上舞台中心,而是在追光中稳步前行,目光平静如水,却又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他的眼神仿佛能穿透那些虚假的赞誉和恶意的诋毁,直抵人心深处。
他走到舞台中央的立式麦克风前,站定。
整个剧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他微微颔首,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没有寒暄,没有辩解,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大家好,我是齐磊。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共聚一堂,借此机会让我们好好的聊聊什么是舞蹈,聊聊怎样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身体说话。”
话音刚落,台下某些角落,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更加锐利了。
冲锋号,已然吹响。
这场关乎名誉、理念与未来的对决,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