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卷着咸湿的水汽掠过望安岛,陈启明独自站在礁石上,手中紧握那枚温润的龙纹玉佩。
海风将他的披风吹得猎猎作响,远处的海鸥在浪花间盘旋鸣叫。
三个月前琉球海域的那场多方博弈,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正悄然扩散至整片南洋。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调整着自己的棋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雷震快步穿过晨雾,靴子踩在潮湿的沙石上发出沙沙声响。
他递上刚收到的密报,语气凝重:福建水师传来消息,布政使司对《那霸商约》采取默许态度。
但要求我们不得损害朝廷体面,特别是不能在倭寇问题上授人以柄。
阿成从码头方向匆匆赶来,补充侦察情报:我们的侦察船发现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在巴达维亚集结舰队。
至少八艘新式战舰已完成战备,其中两艘特别大的战舰配备了新式榴弹炮。
沈继舟在指挥所内展开最新绘制的南洋海图,鲸油灯将图纸照得透亮。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马六甲至琉球的漫长航线,眉头紧锁:除了荷兰人,葡萄牙人也加强了满剌加要塞的防御。
还在巽他海峡新建了了望塔。
陈启明的目光在海图上的空白区域来回巡视,最终停在了一处标注着危险符号的海域。
龙王在这盘棋里,到底想要什么?他给我们星图,又暗中帮助海外移民,所图必定不小。
这时港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了望塔上的士兵打出紧急信号旗。
三艘阿拉伯式帆船正在逼近,船型奇特,帆具与常见商船大不相同。
舰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炮手各就各位,火药桶被快速运至炮位。
但来船在距离港口一里处突然升起商旗,船首站着一位身着白袍的老者。
小艇靠岸后,老者在一个年轻通译的搀扶下登上码头。
他手中捧着一个雕刻精美的紫檀木匣,匣子上镶嵌着珍珠母贝。
奉主人之命,特来献上航海秘宝,愿与陈首领共商大事。
匣中是一卷泛黄的羊皮星图,边缘已经破损,但上面的金线依然闪亮。
展开后足有半人长,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天文符号。
这是...沈继舟戴上眼镜,仔细查验后震惊不已,这是记载特殊天文周期的星象图!
你们看这里,他指着图上一串复杂的符号,这是七星连珠的天象记录。
按照推算,这个天象要等四十年后才会出现。
陈启明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老者的表情:贵主人如此厚礼,不知有何要求?
老者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主人只希望验证陈首领是否值得托付更大的秘密。
这份星图,就当是个见面礼。
待使者离去后,众人立即在议事厅展开深入研究,鲸油灯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这些航路标记的方式很特别,司徒文指着图上的符号,手指微微发抖。
你们看这个标记手法,像是参考了郑和海图的手法,但又有所创新。
更令人惊讶的是,沈继舟在星图背面发现了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
万历二年,仿郑和法绘。字迹娟秀,似乎出自女子之手。
雷震若有所悟,拍案而起:龙王与郑和船队的传承有关。
莫非是当年下西洋船队的后人?
陈启明当即下令组建专项小组,由沈继舟负责破译星图秘密。
同时派出三支侦察船,按星图标注的航线进行试探性探索。
每支船队配备两名天文生和三名精干水手。
一个月后,首支探险队带回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星图标注的航线上发现了新的岛屿群,岛屿呈环状分布,中间有一个天然良港。
岛上不仅有充足的淡水,还发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瓷片。
队长兴奋地汇报,脸上还带着日晒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在北部海湾发现了古船残骸,看船型像是福船。
残骸中打捞出的器物经沈继舟鉴定,确为明中期民窑产品。
与星图年代基本吻合,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但喜悦很快被新的疑问冲淡: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发现轻易相告?
深秋的夜晚,海风渐凉,陈启明独自在观星台研究星图。
突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他立即命人唤来司徒文。
二人借着灯笼的光线仔细比对星图与夜空。
这些星座的方位...陈启明指着星图上一处模糊的标记。
似乎与现在的星象有细微差别,你看这个角度...
司徒文连夜推算,用自制的星盘反复测量,直到黎明时分才得出惊人结论。
这份星图记载的是四十年后的七星连珠天象!
绘制者要么是绝世奇才,要么...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份星图的来历恐怕比想象中更加神秘。
就在这时,第二支探险队带回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在新发现的岛屿上发现了荷兰人三年前留下的标记。